
希望工程救助了许许多多贫困学生
20年前,由团中央、中国青基会资助建设的河南省新县陡山河希望小学的建成拉开了河南省希望工程的序幕。根据河南省青基会的最新统计,在过去的20年中,河南希望工程累计援建希望小学800所、资助贫困学生18.2万名,其中不少学生已经走向社会、回报社会。
两个学友会资助千名寒门学子
在河南希望工程开展工作的前11年时间内,大多数的企业和个人捐资后,就失去了受助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的后续消息。虹剑、蓝天两个学友会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
李红晓是平顶山市虹剑煤化有限公司的老板,他在资助学生方面,从不吝啬。寒门学子大学入学第一年资助他们8000元,以后三年每年4000元,直至毕业。虹剑学友会累计资助213名大学生。
耐火大王张二周对希望工程更“奢侈”,捐起钱来年年“撑杆跳”:2007年首次资助希望工程,只帮助了12名贫困学生上大学,2008年设立蓝天学友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增加到132名,2009年达到243名,2010年则资助了 318名。
2005年,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平顶山市虹剑煤化有限公司设立了河南希望工程虹剑助学基金,首批资金500万元,同时设立虹剑学友会,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连续资助。随后,郑州市耐火大王张二周与省青基会、郑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联合设立了蓝天学友会。虹剑、蓝天两个学友会成为我国希望工程首先设立的“精神”助学组织,在捐助方与受助学生之间建立了固定的沟通平台,这在全国是个创举。
为穷学生搭建精神交流平台
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联谊,两个学友会之间建立QQ群,两位企业家也在各自企业里设置勤工俭学岗位,为受资助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接受锻炼的机会。虹剑学友会以大学所在省为单位,建立了多个“片区”,在学生中海选出“片长”,任期一年,负责本省间学生的联系,还拨付一定的经费。学生们放假期间如果愿到他的企业见习,还发见习工资。
学友会不但从经济上资助贫困生,还从精神上让穷孩子重新抬起头来。为此,两个学友会搭建起“奥斯卡院线”这一沟通平台。本来松散的两个学友会,在寒门学子自我管理下,已经变成了他们向往的大舞台。
2011年河南希望工程新亮点
亮点一
希望小学要升级
根据省青基会的工作计划,今后将把重点放在做好希望小学的建设和升级工作上。今后我省希望小学建设在校址选择上要援建中心学校,要加大音乐、体育、美术、图书、多媒体教室等方面器材的配备。
亮点二
重点资助高中生和大学生
在我省希望工程实施的前10多年时间内,资助对象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主。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今年11月份对希望工程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小学生因交不起书本杂费而失学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省希望办将在继续资助特困中小学生的基础上,把资助重点向高中生和大学生调整。
亮点三
推广人人公益基金
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透露说,我省将继续推广河南希望工程人人公益基金,方便普通市民为穷孩子尽一点力。
亮点四
每年免费培训“寒门技工”
现在市场对技工的需求量很大,然而受信息、经济条件等限制,我省不少城乡青年学技无门,学技无钱。为此,我省设立了百年职校免费培训寒门学子,使其掌握一技之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郑文暹介绍说,郑州百年职校,每年招生100名,主要学习电工等实用专业,学制2年,2年时间内,学习、生活等所有费用全免。
亮点五
希望工程网上晒账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把来之不易的善款捐给希望工程后,最担心的就是这些钱能否真正用到寒门学子身上。团省委负责人透露说,今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省青基会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监督大使,对希望工程的账面进行监督,同时还将首次在网上晒希望工程的账目。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