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河南新闻
王新泉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2010-12-17 20:57:04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王新泉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王新泉先生在制作根书
王新泉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王新泉根书作品在北京世界华人艺术展上展出
王新泉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王新泉先生的墨宝作品“龙”字

日前,中国文化部和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华文奖’”评选揭晓,河南省西峡县农民书画家王新泉先生获“最佳创作奖”,像这样的国际大奖王新泉先生每年都要获得几个。8月份,在中国书画名家上海世博国际交流展中,他参展的书画作品被评为金奖,并在上海图书馆展出。

王新泉先生,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国际会员、国际华人艺术家协会会员、马来西亚英特学院艺术教授、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协会员、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主席。他不但是书画家、作家,还是中华根书第一人。从书画家到创研根书,再到编著书籍,王新泉描绘出了他人生精彩的三部曲。

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新泉出生于西峡县城区的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对书法怀有浓厚的兴趣。3岁那年,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但艰苦的环境并未改变他对书法的钟爱,从6岁开始,在母亲的督促下,他每天练笔不止。没有墨,用黄泥水代替;没有纸,就收集废报纸使用;没有笔,就用自制的麻笔挥毫;没有字贴,就步行到100公里外的南阳卧龙岗古碑上拓字。笔墨纸用完了,就从鹳河滩挑来细沙,铺在地上用筷子代笔坚持练习。为使书法艺术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王新泉购置了大量书法理论书籍和报刊及文学书籍,并广拜名师,先后得到谢瑞阶、陈天然、牛光甫、陈国桢等名家的辅导和指点。

他还专门研究“龙”字的书写和 “龙文化”。几十年间,王新泉从书本到实物,从书法篆刻名家到普通百姓,从玉器、青铜器、钟鼓到瓦当、古砖,从古代到现代,收集了千种“龙”字写法,并逐个研写摹练、潜心研究。光他翻遍的历代典籍,就有《甲骨文大字典》、《四体大字典》、《六书通》、《毛泽东大辞典》等近20种之多。

俗话说,书画同源,王新泉一生钟爱梅兰竹菊,在58岁时,他又学习中国画,专攻梅兰竹菊。

经过多年的坚持不懈,王新泉的书画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从1986年10月起,王新泉先后参加国内百余次书法展,并屡次在马来西亚、欧洲、日本等国际书画展荣获金奖。他书写的“百龙图”,受到海内外书法家的高评,被誉为“书龙”专家。2000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举行的中华世纪龙世界华人“书龙“大赛中,他书写的“龙”字被大赛选登并获奖,2002年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络信息部授予“中华艺苑名家”。近年来,他的“梅兰竹菊”作品也多次获奖,并被海外华人收藏。

中华根书第一人

八百里伏牛山林海苍茫,伏牛山根雕誉满天下。一次偶然到西峡根雕厂参观,王新泉的思维产生了创造的火花,既然树根可以制成精美的根雕,化腐朽为神奇,那它是否可以做成书法作品呢?从1986年开始,他开始创研把树根雕刻成书法作品,从树根的选择、到凭着艺术的灵感雕琢、到根据书法拼接组合、上光着色、装帧等,经过十几年不懈地努力和探索,书法和树根这两种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终于结合在一起,一种前无古人的书法艺术作品——根书,终于横空出世。

他用树根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书法作品,其中根书作品“百龙图”,所雕写的“龙”字有威严的、神圣的、傲然的、肃穆的、怡然的、陶醉的、腾飞的、奔放的、高贵的、平民的、游弋波浪之中的、行走于田畴绿野的……深远的神韵,可谓百龙百态,堪称世上一绝。专家评论:“树根书法”是书法史上的创举,根雕族中的新秀。他的根书作品,被国际国内多家著名收藏馆收藏,王新泉被誉为“中华根书”第一人。

1998年,王新泉作为团长率中国书画艺术家代表团对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和书画艺术交流,他的根书作品首次在国际亮相,受到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2005秋年应中国书画联谊会之邀,赴欧洲十国参加2005年金秋国际书画展,他的根书和书画作品在巴黎和维也纳展出,获国际金奖,他被授予“百名中国书画名家”称号。2008年参加首届中日文化交流展,书画和根书作品被日本东京收藏馆收藏,他被授予“中日文化交流特使”称号。他的根书和书画作品一道,先后入选《世界书画名录》、《二十一世纪世界书法鉴赏》、《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中国书画传世大辞典》等几十部典籍里。目前,他的根书作品已出口到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和收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王新泉在书法艺术上出版两本书法集,一本是1993年7月出版的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王新泉书法集》,另一本是1998年12月编著出版的以“龙”为主题,兼吉祥、喜庆、佳联、妙语、哲理、名言的《王新泉书法作品集》。

近年来,为了方便书法人士书写和查阅,王新泉在书画和创作根书之余,把自己几十年来摘抄、记录、收集的30余本谚语、警句、格言、联语、俗语等进行整理,于2004年编著出版25万字的《翰海拾贝》,除了揉合自然文化、古典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外,又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梅兰竹菊”融合其中。业内人士评价《翰海拾贝》,“儒释道、诸子言、名人语兼容并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融为一体”,称其为一部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小百科全书”。

《翰海拾贝》一出版,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王新泉余意未尽,又着手编著《瀚海拾贝》姊妹篇《数海撷宝》。正当他夜以继日编纂该书时,因操劳过度,于2006年12月突发脑溢血整整昏迷3天,在医院救治了1个多月,病还没痊愈他就接着编著,终于2007年12月编著长达30万字的《数海撷宝》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数字为索引,分一字篇、二字篇……序数篇、复数篇共十五个篇章,广泛收编了大量与数字有关的诗词、对联、格言、成语、典故、谚语、俗语、民谣歌诀、怡情趣闻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工具书。

《数海撷宝》出版后,人们想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可该歇一歇了,可是王新泉一刻也没停歇。他不顾年事已高,面对短信日益繁荣和泥沙俱下的局面,他批砂砾金于日前编著出版了《信海拣珠》。该书由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他历时两年有余从搜集整理的十几本短信笔记中,精选2000余条共计30余万字,按短信内容分11个方面编纂而成的。业界人士评价该书为“短信海洋中的经典可读物,幽趣世界里的新潮开心果”,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该书序言中写道,王新泉先生这样的辑录,记载了一个全新文学时代的精神风貌,编纂《信海拣珠》对短信世界有发扬与引导作用。

今年,王新泉先生又把自己从事书画事业以来所结交的领导、名人、良师、益友、同仁为他留下的图片、题词、墨宝、序跋、诗书画印及个人书画、诗文精品进行整理,编辑《艺海结缘》一书。该书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书名,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即将付梓问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新泉先生说,他将在文化艺术世界里不停探索,过几年再出一本融书画和根书艺术为一体的“梅、兰、竹、菊”专集。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张雷龙 通讯员 李晋) 编辑: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12月16日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2011年新年招待会。>>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印发表联合公报 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互访机制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1年新年招待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