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剽窃者应受到社会谴责

作者:纪惊鸿 喻涛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2013-04-18 15:19:17
分享

今年春节前后,一则“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为会员撑腰,将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提起诉讼”的新闻再度把作品版权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实际上,作家著作权被侵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期的几起有名的官司更是涉及到了像韩寒、李承鹏等多位知名作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讨论和极大关注。

作家著作权为何屡遭侵犯?作家的维权之路为何举步维艰?应该如何保护作家的合法权益?作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一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梅国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满不在乎的剽窃者应该受到社会谴责。”“很多侵权我们没有办法。”“漫长的维权路,我们耗不起。”……说到著作版权问题,梅国云毫不掩饰的吐露出无奈的话语。

作为我国著名的军旅作家之一的梅国云,在加入中国作协下属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后了解到了大量的著作侵权事件,“我国每年被侵权的作家人数是非常多的,但是想要为受侵作家维权,难度是相当大的。”梅国云道出了其中的部分原因,“有一次我致电印刷公司想知道我的书究竟印发的多少册,他们却说我无权知道,我是作者却没有权利知道。”后来他才了解到,印刷公司与出版商签署了保密协议。“原本可能说好的印发两万本,他们或许就印了两万五千本,多出的五千本,我们是拿不到版税的,但谁又知道有这五千本呢?”

“没有办法”的侵权案例还有很多,“有些剽窃看似显而易见,但却很巧妙。”梅国云举例说,“你的几篇小散文,他们只要稍加改动和拼凑就形成了新的一篇文章,你说他抄袭,他还说你抄袭呢。”梅国云对这种侵权行为的取证表示了担忧。

梅国云对著作侵权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国家应该健全相关法律,通过法律来维护作家的权益,当然,法律的制定一定要保证好操作,因为作家的精力都在创作上,不可能为了一个小短篇去耗费几年的时间进行取证维权。”除了法律层面的措施,他还希望让剽窃者受到舆论的压力,“我们也要营造一个剽窃可耻的社会氛围,小偷被抓会受到谴责,而著作的剽窃者不管最终受没受到处罚他们的态度就是满不在乎。”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