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海口一家超市购物。(9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侯建森 摄
关键词二:送礼——最纠结的是应酬
在网络上很多网友都表示,佳节来临,给亲戚朋友、领导上级送礼基本成了例行公事。
网友“阳光下的香槟”说,身为中国人,我对中秋节一直有种特殊的情感。但不知何时,中秋节变味儿了,成为送礼节;当小区垃圾筒堆满了包装过度的礼盒;当手里拎着礼物,不得已得提来送去;当耳旁总充斥着黑心月饼的新闻……我厌倦中秋了,节还没到,就盼着赶紧过去吧,月亮每个月都会圆的。
新浪网友“栖栖默默”晒出了一份给自己客户以及部门领导的“礼单”。在这份“礼单”中,这位网友给“客户男”的老婆送了一套价值1500元的“雅诗兰黛”护肤品,给一位30多岁的“客户女”送了一套胶原蛋白粉。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客户,他还送上了一份大礼。整个礼单算下来,总价值上万元,“栖栖默默”表示,“真的要吐血了!”该送的礼一样也不能少,哪个打点不好,以后的工作也不好开展。
吉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丽萍说,礼尚往来虽然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已经变了味儿。就像月饼,它的功能更多的是实现一种文化传承,作为人与人之间互致祝福的载体。在当今社会中,送礼应该更多地脱去它“肮脏”的外壳,还原它的本意。社会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一些民间组织和媒体应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精心举办一些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家领悟传统节日的内涵,而非借机送礼,歪曲其实际意义。
顾客在海口一超市选购礼品月饼。(9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侯建森 摄

顾客在海口一超市选购月饼。(9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侯建森 摄
关键词三:晒福利——最期待的是幸福
今年你们单位发的什么?中秋节前夕,网络上的中秋福利帖也火了,或炫耀、或抱怨。福利丰厚的网友悠然自得,福利较少甚至没有福利的网友怨气冲天。
“俺们公司今年的双节福利:中秋节1W2(即1.2万元)现金+8000元购物卡+3000元月饼券+一箱红酒+2箱水果,国庆节8000元的旅行奖金+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一位网友把福利晒出来,就赢得了一片艳羡。有网友在下面评论道:“这么好的福利,你是干哪一行的。对你只有羡慕嫉妒恨”。
网友“仔仔萌”不忘调侃一把,他说:“最近公司福利满满的,每人24支牙膏,30支牙刷,一人一大箱。牙膏、牙刷每人都能用,收到这么实惠的福利,都可以刷到牙出血啦!”
网友“大瓜瓜2011”则发扬苦中作乐的精神,他说,尽管今年单位效益差,应收款90%没进账,中秋的福利基本为0。“为表薄意特发酱油一瓶、仙人掌一盆。请各位员工笑纳!请广大员工再接再厉,争取明年中秋能多发湖蟹一只,外加米醋一瓶。”
记者发现,在网络上晒福利的网友,大都以一种调侃娱乐的心态在表达自己的心情。有网友说,小晒怡情,大晒伤身,晒福利,玩玩而已,千万不要当真。花好月圆夜,万家团圆时,何不举杯邀明月,与家人好好晒一晒感情。
对于百万网友晒出“中秋福利”,有专家表示,晒福利的举动其实是在晒幸福感。一条条的微博,都是网友内心对幸福诉求的最真实、最生动体现。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章汝先说,各种节日的福利,是单位对员工的一种关怀。从管理学角度看,“福利满意度”会影响到个人对工作的满意度,福利待遇好则员工心态积极,工作态度端正;待遇差的则可能使员工产生心理波动,甚至有离职倾向。
专家表示,对于网友晒出的福利差别很大的情况,其实反映了目前国内收入分配不平衡,收入差距渐大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着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的必要。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