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在会上表示,为充分体现“热烈、简朴、绿色”,活动期间将坚持“四个不”,即:不搞焰火晚会,不搞锣鼓喧天,不铺红地毯,不组织迎宾队伍。
以“展示全球佳酿,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开放开发”为主题的“酒博会暨投洽会”将于18日至20日举行。这是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在贵州省举办的大型国际性专业展会。从今年起,国家商务部与贵州省政府每年将定期共同举办“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并根据情况和需要在博览会后增加后缀。
据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介绍,为把此次“酒博会暨投洽会”办成一届成功、完美、精彩的盛会。贵州省委、省政府已就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期望通过成功举办这次活动,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这个品牌建立起来,持久办下去,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大型国际活动品牌,打响“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品牌,树立“开放的贵州、创新的贵州、奋进的贵州”的全新形象。
此次“酒博会暨投洽会”安排了五项主体活动:一是8月18日上午举行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二是18日上午举行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三是酒类博览会系列活动,包括酒类博览会展示、陈年茅台酒拍卖会、国际红酒品鉴会等;四是特色商品展览展示和项目对接洽谈,以及贵州省各市(州、地)活动日等;五是举行论坛活动,包括“西部大开发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论坛”、“国际合作与西部发展论坛”、“国学酒文化论坛”。另外,组委会还将举行“多彩贵州风”、“印尼之夜”两场文艺演出。
目前,经邀请,已有15个国家部委和单位、28个省(区、市)、9个驻华使领馆、25位论坛演讲嘉宾将参加会议。截至8月13日,共有1854家企业报名参展,其中,酒博会参展企业820家(国内632家、境外188家),参展客商3000余人,采购商约5400人;特色商品展参展企业1034家(国内982家、境外52家),参展商2000余人。
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向与会记者介绍了招商项目的进展情况。
他说,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突出工业项目、兼顾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电力、矿产资源采掘和高耗能、高污染等五类项目不纳入集中签约的要求,目前,贵州已确定此次活动集中签约投资项目148个,总投资额1188.65亿元,利用省外、境外资金1106.29亿元。其中,加工制造业项目90个,总投资767.55亿元;酒类制造业项目36个,总投资346.66亿元;现代农业项目22个,总投资额74.44亿元。另外,此次“酒博会暨投洽会”期间,我们还将签订酒类贸易合同1670个,贸易总额439.7亿元,其中进出口合同额15亿美元。
蒙启良还向与会记者介绍了此次“酒博会暨投洽会”集中签约的投资和贸易项目具有的几个特点:一是突出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在审核确定集中签约项目时,注重发挥集中签约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舍弃了部分投资大,但没有产业示范效应的房地产开发、高耗能高污染、矿产资源采掘等项目,优选了相当部分的加工制造业项目进入集中签约项目名单。
二是突出酒类加工和贸易项目。组委会在选择确定集中签约项目时单列了酒类制造业项目和酒类贸易项目,其中酒类制造业项目共36个,投资总额346.66亿元;酒类贸易项目1670个,贸易总额439.7亿元。
三是突出企业与企业签约。在此次“酒博会暨投洽会”集中签约项目的选择确定中,组委会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逐步改变以往招商引资项目由地方政府与企业签约后,投资企业仍需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或需单独注册成立项目法人的状况,逐步实现由企业与政府签约向企业与企业签约转变。在确定集中签约项目时,组委会还明确要求,由企业和企业签约的由合作双方企业具体抓好落实,地方政府负责督促和提供服务;由政府与企业签约的,要尽快转变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由政府抓好落实并提供相应服务。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记者 杨军)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