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每个行政村至少1名干部驻村解民忧帮民富
贵州省针对当前处于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和社会发展转型期的省情特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使干部下基层做到定责、定人、定点、定时,每个行政村至少派驻1名干部开展帮扶。
记者从贵州省委组织部了解到,贵州省在组织干部下基层过程中,通过省直部门挂帮联系县,省直部门单位处长、市(州)直部门班子成员、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乡镇或一个产业园区,各级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中选派干部驻村工作,形成干部下基层帮扶服务的完整体系。常驻挂帮联系县的干部和驻村干部,实行一年一轮换制度,不再承担原单位工作任务。
贵州省委领导认为,当前随着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重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这些矛盾问题往往先出现在基层、积聚在基层,"派干部下去,就是要进一步将工作重心下移,让干部直接与基层群众接触,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保民安、帮民富"。
常驻全省1.7万多个行政村的驻村干部,将住在村里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干部下基层前,将由各单位组织集中开展专题培训,使驻村干部掌握农业产业、群众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工作相关法规、村级事务管理等农村工作知识,提高干部帮扶履职能力。
为避免给基层和群众增添负担和麻烦,贵州省委明确要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舍、村级活动场所、村计生室、村图书室等现有资源,或采取到农户家借宿等形式,妥善安排下基层干部的食宿问题。驻村干部在村干部、农户家或有关单位就餐的,要支付合理费用。
来源:新华网(记者 李劲峰)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