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贵州省扶贫办获悉,在去年投入700万元试点乡村旅游扶贫初见成效基础上,省扶贫办今年加大投入1亿元资金,对全省8个市州地21个乡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旨在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推动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贫困地区农民稳定持续增收。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扶贫资金,在全省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以"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实现特色资源整合强省"为目标,围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感受长征历程;挖掘民族文化推进民俗风情旅游;传承农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三个重点,每年打造2-3个亮点。到"十二五"期末,成型10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推动形成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龙头企业;乡村旅游扶贫总收入达20亿元,项目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百分点以上。通过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推进贫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途径,达到以农兴旅、以旅助农,有效实现贫困地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目的。
今年安排的21个乡村有开阳县禾丰乡十里画廊,平坝县夏云、十字的绿色生态长廊,德江县扶阳古城等,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生态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依托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等,以贫困农民为经营主体,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休闲、体验、观光、购物、度假等需求。乡村旅游开发上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尽量直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坚持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开发,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坚持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分类指导、连片开发,区域推进。
目前,已对部分地区拨付到位资金6000万元。
来源:贵州日报(李广平 敬振伦)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