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贵州>财经消费
科技创新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新跨越
2011-05-05 11:09:2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农业依靠科技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抵御极端灾害性气候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科技创新正在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据贵州省科技厅统计,5年间,贵州累计育成并通过全国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248个,水稻、玉米、油菜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到了25%、70%和80%。经测算,贵州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从"十五"期末的35.86%提高到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从"十五"期末的38%提高到45%以上,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科技创新使贵州在蔬菜、生态畜牧业、马铃薯、辣椒、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的集成研发与广泛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由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完成的"贵州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审定品种8个,推广1233万亩,惠及97万农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产业技术全国领先,科技创新让小土豆变成了贵州农民增收的金蛋蛋;由贵州省农委完成的"无性系良种助推贵州茶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项目,"十一五"期间引进吸收、集成创新无性系育苗技术,在贵州建成世界最大绿茶育苗基地,推广无性系茶园227万亩,规模全国第一,惠及农户100万户以上,茶园投产后年可增收4.5亿元。

同时,贵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迈上新台阶。在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建成的"贵州省旱作南繁基地",所形成的南繁育种共享创新平台,能基本满足贵州主要旱地农作物育种需要,对促进贵州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列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为毕节试验区依靠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和良好条件。科技强力注入,使毕节的石山秃岭重披绿装。"十一五"期间,这一地区的贫困人口已从345万减少到40余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2元增加到2458元,森林覆盖率从当初的14.94%上升到现在的37.68%,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47‰下降到7.8‰。

来源:新华网(石新荣 申俊辉)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国社科院5日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表示,2011年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控将面临攻坚战,更严厉的调控政策或将被迫陆续出台。社科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指出,如果未来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其潜藏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有可能放大。>> 详细
点击排行
  发改委责成北京处罚10余家违规房地产企业
商务部:取缔成品油非法经营网点 查处擅自提价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