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春晚,舞蹈《千手观音》震撼了全国观众;时隔近7年后,舞蹈《千手观音》的编创张继钢在此舞蹈基础上再创作、太原舞蹈团演绎的大型舞剧《千手观音》将作为第十五届深圳大剧院艺术节的演出,于9月20、21日在深圳大剧院连演两场。极具新意的舞蹈样式、200余人的大场面舞蹈,将震撼鹏城观众。
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由导演张继钢编创、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6年时间里,张继钢一直在创作同名舞剧。正如他所说,那是一段幸福快乐却又苦不堪言的时光。“创作舞剧《千手观音》真难,从不曾有过这样的压力,这个压力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来源于我自己。因为,已经有了舞蹈《千手观音》……”
虽然两部作品的名字相同,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舞剧《千手观音》已经从一个舞蹈作品变成了一部大型舞剧,不仅阵容、服装、舞美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更为其加入了丰富的情节,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
据悉,舞剧版《千手观音》用十二段舞蹈串起了一个故事:代国的三公主为解救被瘟疫折磨的百姓,怀着博爱慈悲的情怀找到治病的莲花,并为解救众生而化成千手观音,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秉承的和谐仁爱、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最后一段的《千手千眼》是最令人期待的舞段。人们都不禁要问,这段表现千手观音的舞蹈,在当年央视春晚的演出基础上还能有什么样的突破?据张继钢透露,舞剧充分展现了“千手”的形象,为了避免重复自己、重复春晚,在此次演出中,张继刚通过声光电等多种手段展现了“千手”的形象,由320名观音造型演员叠在一起塑造出视觉奇观,这也是整场演出的高潮所在。
在结构上,舞剧版《千手观音》摒弃了幕场式结构,而是用十二颂歌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分为十二个段落,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层层推进。这样的设计使它看上去更像一座圣殿——圣殿里回荡着十二首颂歌,悬挂着十二幅画卷,讲述着美丽的传说。
互动环节
海选40位舞蹈演员
随“观音”起舞
为了能让深圳观众与《千手观音》团队一同实现百人同台的“再创作”,增添“千手观音”与深圳观众的互动,主办方深圳大剧院与主演团队太原舞蹈团现特向社会招募40位来自深圳本土的女性舞蹈爱好者随专业演员共舞,渲染“千手同舞”的壮观场面,打造一台华美动人的“千手之舞”。
据悉,这些群众演员将表演一段手持莲花上台的婉转舞姿,在9月20日正式演出之前的9月19日需集中训练,凡报名者需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基本舞蹈功底2、年龄15-25岁 3、身高165-170cm的女士。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