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烈周末”十万考生为“名校入场券”奔波
自主招生还是少数人的游戏
“撞车”的热闹让大家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只是高考考生中一小部分,自主招生还是少数人的“游戏”。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33万,虽然近几年这个数字都在下降,但估计2012年的考生人数不会低于900万。而自主招生方面,今年参加“华约”联考的有4.7万人,参加“北约”联考的有2.8万人,参加“卓越联盟”联考的人数为3.5万人,参加复旦大学“千分考”的为1万余人,加起来也就是10多万人。这其中,很多考生是重复报名,也就是说,参加这4次考试的实际人数肯定不足12万。即使再加上其他几十所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全国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也到不了20万人。
实际上教育部规定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就是5%,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10%,“其实高考还是高校录取考生的主要通道”,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陶正苏说。
换句话说,看似热闹的自主招生考试,和大多数高三考生没什么关系。
与此同时,大学轰轰烈烈的自主招生和中学教育之间仍然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
今年,退出“北约”的复旦大学推出了“望道计划”自主招生试点。今天和昨天,“望道计划”举行面试,其中苏浙沪地区237人,全国其他地区586人。
经过了一天半的面试,复旦大学一位文科教授感慨,目前国内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跟不上大学的改革,“大学改革走得很快,但是中学还是在应试的模式里面。”
这位教授认为,目前中学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两点:一是学生在中学期间学习的时间太长,课外时间太少,所以有大量需要读的书都没有读,只能用碎片的时间去读网络上的文章,“《明朝那些事》就是他们读的历史书”;二是因为应试教育,所以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思维比较欠缺,这是整个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
而另一位参加面试的文科教授很同意这种观点。“中学和大学之间真的是有一个很大的断裂”,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问过这两天面试的同学,有的同学每周7天完全不休息,有的一周休息半天,最多一周休息1天,几乎没有正常休息两天的,“文科是需要大量时间去阅读的,这样天天学习哪有时间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