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重庆>重庆新闻
放弃年收入20万的律师职业 转行卖凉粉卖发了
2011-02-22 14:38:34      来源:重庆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放弃年收入20万的律师职业 转行卖凉粉卖发了

何平的凉粉店生意很好

放弃已成“气候”的律师工作,跑到磁器口卖起了凉粉。从2009年11月入行后,他已连续10个月保持着获利上万元的纪录。他是四川省内江市人何平。

凉粉很赚钱 律师要改行

何平今年42岁,家中排行老大,拥有汉语言文学、法律和行政管理三个本科文凭。在重庆,他可能是学历最高和文凭最多的凉粉老板。

何平本来在做律师,算是小有成就,年均收入有20万元左右。

“我外公制作凉粉是把好手。在我卖凉粉以前,外公传下来的生意只有舅舅一个人在做。”2009年5月,何平无意中得知,舅舅每天只做2个小时生意,一年纯收入可上10多万元。“跟舅舅看两三天后,我仔细核算后,被这个不起眼的小生意所带来的高利润惊得目瞪口呆。”

想发财———何平决定继承祖业。

兄弟、亲朋,成了何平试制凉粉的首批品尝者。“那段时间,我们家餐桌上,顿顿都是大哥的凉粉,吃得我们都反胃了。”何平的弟弟如是说。

开张推试吃 顾客不买账

准备一番之后,何平把凉粉店开到了磁器口正街15号。这是一间仅2.5平方的狭窄门面。但就在这里,何平正将越来越多的逛街男女吸纳为祖传凉粉铁杆粉丝。

不过,在开业初期,面对白板生意,他却一度病急乱投医。

凉粉店开张后,生意最糟糕的一天只收入了12元。为尽快打开销路,何平叫了亲朋到店里帮忙促销,向过往游客发传单、请人免费品尝等,做了好多事。

然而,试吃却少有顾客捧场。“别人怀疑拌好了作料的凉粉是陈货,多数人都拒绝吃白食。”而尝了味道的人,也基本不掏钱买凉粉。何平猛然顿悟:来磁器口耍的人,吃凉粉只是图个尝新。如果已经品到了滋味,又哪有再掏钱的必要?

何平立刻取消试吃活动,并迅速改用很“市井”的营销方案:用大喇叭吼吸引游客,用现场调料的方式刺激食客的味蕾。原本门可罗雀的凉粉店,很快就有了排队的长龙……

连续三个月 销售五万元

现在,何平的凉粉店已挤入磁器口名小吃行列,据说排名还在不断前移。今年春节期间,店里生意最好的一天营业额达到了4000余元。“兔年也是开门红。”

据说,去年秋季,“老外公祖传凉粉”销售额月月突破5万元大关。三个月下来,何平就入账15万元。“说来或许没有多少人相信,但磁器口这个客流如织的地方,生意经念好了,钱袋就会神速膨胀。”

事实上,无论买卖如何红火,在磁器口做生意的,十之八九依然靠撞运气。何平坦言,即使现在生意很好,“但打白板的时间依然有。不过,好在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这样的时刻正在逐渐缩减。”

赚钱想翻倍 到处去开店

想发财,就想把生意做大。在磁器口站稳脚跟后,何平开始了他的扩张之路。

如今,沙坪坝、北碚,甚至是成都,都有了何平专属的“老外公祖传凉粉”店。除了自营连锁店外,他也与人合伙联营,还为社区小卖部、便利店进行成品配送。“下一步,我将进入农贸市场和超市,占领更多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大市场。”

何平自信地认为,目前培育的销售渠道,将成未来盈利的大头。“按此发展,盈利雪球将在今年至少滚大一倍。”

成本收益分析

房租:3000元/月

人工:员工2名,工资3000元/月。

原料杂支成本:1.2-1.5元/碗

税费:100元/月

生产工具:1500元(一次性支出)

销售:平常约7000碗/月,营业额2.8万元左右。旺季超过12000碗/月,营业额5万元左右。

利润:1.1-2.5万元/月。

来源:重庆晚报  编辑:杨鑫 许银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详细

各地新闻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发布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全景式剖析了全国1亿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吕国泉:居住证只是个人身份的证明,而不附带福利和社会关系的凭证,还原人口登记的本来面目,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镇的门槛就降低了。>> 详细
点击排行
  国资委:今年将有20多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
广州市首“晒”人大会议出勤 请假缺席人员全曝光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