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经贸委昨日传出消息,今年前11个月,我市进出口总额达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53.8%。这意味着,我市进出口总额首次迈上了100亿美元台阶,根据市委、市政府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进出口总额将向1000亿美元台阶发起冲刺。
据介绍,今年1-11月,我市出口61.7亿美元,进口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分别为63.9%和41.2%。市外经贸委人士称,根据以往年底进出口旺季的规律,今年全年我市进出口总额将肯定超过年初设定的120亿美元目标。
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说,海外市场回暖,汽摩及其零部件、通用发动机等机电产品,在恢复性出口的同时,进军东南亚、非洲的新市场,以及我市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抄底海外,是我市进出口总额迈上100亿美元台阶的主动力。李建春称,未来5年,重庆的进出口总额将以几何倍数增长,到2015年的目标是1000亿美元。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我国2009年进出口总额超1000亿美元的海关包括上海、深圳、南京等7个,重庆排名22位,为62亿美元。
从直辖之初算起,我市把出口总额做到100亿美元,用了13年时间,5年之内,重庆怎样实现出口总额力争超过1000亿美元的宏大目标?据分析,“十二五”时期,重庆将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和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以及长江上游的结算型经济中心。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极大提升外向型经济在重庆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以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为例,惠普、思科、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IT巨头落户,已形成4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生产规模。未来3年,将扩大到8000万至1亿台。加上数千万部手机、打印机,几百万台服务器和路由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将超万亿元,仅此一项出口额就直逼1000亿美元。
另外,随着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国际铁海联运大通道、“渝新欧”新欧亚大陆桥南线的开辟,重庆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的高效优势将进一步发挥,这将极大促进重庆汽摩、装备制造、化工产品的出口。(记者 陈钧)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