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仅为去年三成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告显示,截止到3月31日,北京市土地市场共成交46块土地,总成交面积达441.6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9.3亿元。
而据历史数据显示,去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土地市场共成交59块土地,总成交面积达664.5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总额达486亿元。据此计算,今年一季度的土地出让金仅为去年的32.7%。
一季度,北京市共供应经营性用地37宗,已成交20宗,还有17宗待成交,总成交面积约为240.3万平方米,为北京市带来了约140.9亿元的土地收入。
在供应的37宗土地中,除了7宗纯住宅用地以外,其余的均为商业金融用地等其他性质用地。而在已成交的土地中,纯住宅用地更是凤毛麟角,只有两宗,总建筑规模约为3.24万平方米,总成交价约为2.38亿元。
与较少的住宅用地供应相比,商业金融用地及多功能用地较为活跃,18宗其他性质用地的建筑规模达237万平方米,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73倍,而这18宗土地的总成交价高达138.5亿元,是住宅用地成交价的58倍。
4月或将迎来供地小高峰
一季度土地供应的短缺局面有望在4月份得到缓解,随着北京市土地供应计划的出台,一季度的最后两天,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连续推出13宗地,合计提供建筑面积达190万平方米。
但4月入市的地块多位于郊区,主要集中在顺义、平谷、大兴等区域,五环内只有一宗不足一万平方米的土地入市。业内人士预计,4月份可能迎来一个供地的小高峰。
对于目前的土地供应情况,北京中原分析认为,虽然土地供应开始明显增加,但城区住宅供应处于绝对短缺状态,去年全年的土地供应中仅有20%为城六区土地,而今年这个占比将会更少,郊区的住宅用地占比将更大。目前,北京五环内的土地资源已处于稀缺状态。此外,今年的土地供应市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保障房供应增加,目前来看,北京落实第三轮调控的力度明显更高,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经过几个月的居住用地平淡期,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应该会有所提高,但由于自身资金情况趋紧,在整体调控大环境下,开发商仍将保持理智,居住用地的价格也不会明显上涨。
3月楼市开盘量下降近五成
在经历前两个月的开盘低迷之后,3月份,北京楼市开盘量略有起色,不过,较去年同期仍然下降近五成。在楼市买卖双方观望气氛下,开发商试图通过小幅降价试探市场。
海淀昌平无盘入市
每年前两月是楼市的传统淡季,北京市场上无论放量还是交易量均比较低,3月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北京楼市开始回暖,但与往年相比放量相差悬殊。
据统计,3月北京共18项目开盘,其中仅含2个纯新盘,虽然环比上月开盘数量增加明显,但是同比去年减少47%,去年3月北京共34项目开盘,而2009年3月更是高达36项目开盘。
从放量区域来看,3月开盘项目中城六区、郊区数量各占一半,其中朝阳区依旧项目最多,有5个楼盘3月开盘,其中包括龙湖全新盘龙湖长楹天街;紧随其后的是丰台、大兴、房山,各有3个项目开盘;而一向备受购房者关注的热点区域海淀、昌平3月则无盘入市。
开盘价格降一成
统计显示,在3月开盘的18项目中,就有11个项目主推100平米以下户型,其中7个项目主推目前市场上最受青睐的80平米左右小户型,此外7个项目主推100平米以上的大户型。
“现在不仅仅要看买房者有没有钱,还要看有没有资格。”一位开发商向记者感慨,“‘限购令’等楼市政策出台后,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具有购买资格,在目标客户都没搞明白之前,匆忙开盘风险太大。”
虽然部分项目出现明显降价促销,不过,在开发商观望之下,普遍性的明显降价行为并未出现,更多楼盘将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力度,以吸引更多的购房者。3月总体开盘均价22661元/平方米,同比去年25812元/平方米降12.21%。
楼市预期逐渐明朗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张月认为,北京“稳中有降”的调控目标无疑体现出政府调控楼市的强大决心,此次调控目标出台之后,如若一定时间内调控效果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再次加码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市场预期。
事实上,4月开发商开始加大推盘量,截至3月31日,北京市共有40个项目计划4月开盘,其中纯新盘13个,老项目后期27个。此外,4月优惠打折楼盘数量为126个,其中折扣变动的楼盘数量为25个,调整率占20%,新增优惠打折楼盘13个,占总数近10%。
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陈国强认为,如果严格执行“京15条”中的各项政策,政府完全有能力实现“稳中有降”的房价调控目标,目前楼市买卖双方的观望气氛,将在未来几月内逐渐消散。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