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建立全市离退休专家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人才机构将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搭建服务平台,以鼓励和支持其再就业。此外,各单位在返聘离退休专技人员时,必须签订合同。
《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近日在首都之窗网站公布。据介绍,目前,本市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已经超过50万人,占全国总数的8.3%。
为了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老专家参加重大工程立项、重要政策制定的咨询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聘用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开展“四技服务”、扶贫支教、社区医疗服务等活动,支持他们从事青少年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咨询服务等工作,支持他们从事讲学、翻译、培训指导、专家门诊、著书立说等活动。可根据需要,由委托单位对承担项目的离退休人员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或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其所提供的服务。
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将纳入人才市场服务范围。政府所属人才交流中心、专家服务机构将通过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举办专门项目和人才交流活动、开设老专家电话咨询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主动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做好服务。建立全市离退休专家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及时发布其需求,反映意见建议,构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组织与社会的对接平台,为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提供信息平台。
针对以往曾发生的返聘人员维权尴尬,该意见明确要求各单位聘请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时,要通过合同方式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其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在应聘期间取得的报酬和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应依法纳税。如果受聘期间,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的,应由聘用单位参照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标准妥善处理;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与聘用单位发生争执的,可通过民事诉讼处理;与聘用单位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执的,可通过人事或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为返聘人员购买聘期内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袁京) 编辑:杨鑫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