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障碍待突破
代表委员们认为,落实带薪休假须突破三大障碍。
首先是员工个人观念的改变。对于平时工作繁忙的都市白领来说,更应当摒弃“加班光荣”、单纯用时间拼业绩的旧观念。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所说:“我们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是不是可以适当放慢一点脚步,用更多时间去读读书、回归家庭?”
其次是企业要在制度上给予配合。袁伟霞委员给出了“细化休假制度,实现分时、分段休假”的具体实施建议。例如借鉴一些外企的“弹性休假法”,在尊重员工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员工的职责范围、生产的淡季旺季来分配假期,这样既可让员工得到充分休息,又避开了同时放假带来的企业压力。
最后,带薪休假的落实也需适应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国政法大学金英杰教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产业发展依赖于手工劳动而不是创造力这一大背景下,员工休假将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如果强制推行带薪休假,无疑会增加巨大成本。”
在科技水平较低的现状下,企业更容易忽视职工带薪休假的权利。“在制造链的高层,例如设计、创意行业,即使员工休假了,也可以远程轻松办公,但手工劳动却做不到这一点,这让休假成为了生产的障碍。”金英杰说,只有让中国企业步入产业链的中高端,摘掉“劳动密集”的帽子,戴上“自主创新”的皇冠,带薪休假才能真正走入员工的实际生活。
(张瑶、何曦悦、陆秋伊、蔡茜茹、何利琎、 王越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