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授权发布)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
中编办副主任王峰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11日举行记者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核心
“过去一提到行政体制改革,大家想到的就是改革政府机构、整合部门,这是一个误区。”王峰说,与历次改革相比,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标题中加了“职能转变”四个字。更加突出职能转变正是此轮改革的重点和亮点。
王峰说,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如果职能不转变,仅仅调整机构,达不到改革所希望的效果。
他说,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解决政府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同时,该加强的职能,也要切实加强,政府才能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简政放权和加强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简政放权是改革,加强管理也是改革,不可偏废。”
机构改革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
谈到政府机构改革如何影响民生时,王峰说,改革将转变政府职能,理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间的权界关系,加强服务职能,减少审批项目等,这都与民生息息相关。
“现在有一种观点,将社会矛盾都归于体制问题。其实体制只决定了政府管什么,谁来管,至于怎么管,还要靠一系列政策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最后都要靠机关人员的具体工作来实现。一方面转变职能,另一方面优化政策、改进工作流程,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王峰说。
他说,这次改革改变了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体制,目的是整合资源,减少职责交叉,为食品安全提供体制保障。把卫生和计划生育两个部门合并,是为了充分利用两个体系的资源,解决老百姓看病不方便、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铁路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是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老百姓出行方便提供保障。“至于火车票是否涨价,这是市场问题和政策问题,和机构改革没有必然联系。”
机构改革“稳中求进,突出重点”
王峰用“稳中求进,突出重点”来形容这次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是否可行,第一看条件是否具备,第二看有没有形成广泛共识。”
他说,这次推出的六个领域改革,多是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推进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也抓住了重点。这一轮调整将使机构设置更合理,使老百姓关心的领域机构运行更科学。
王峰说,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大部制要稳步推进,“看准的要改,看不准的先放一放”。首先让重点领域改革见到成效,然后根据运行情况一步步往前推进。
“这六个领域的改革不敢说已经到位,还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他说,“总之,机构改革这个问题急不得,必须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