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很快迎来硬着陆,那些唱衰中国的人只会自讨没趣。尽管温家宝总理最近对经济增长温和放缓发出警告,中国在管理经济方面的表现仍远远胜过多数人对它的肯定。中国甚至在宏观政策战略方面给世人上了一课,这一课是世界其他地区应该聆听的。
没有哪条战线能比通胀战线更能说明问题了。中国当局发动了一场成功的反通胀战役,遏制住了长期以来破坏中国经济稳定的最大威胁。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在2011年7月触及6.5%的峰值后,已于2012年初回落至4.5%,未来数月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回落。
这说明,北京方面经过慎重考虑采取的三项政策行动发挥出了效力。
首先,采取行政措施解决农业领域的瓶颈——猪肉、食用油、新鲜蔬菜和化肥。2011年年中,食品价格(占中国CPI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同比涨幅达到15%的峰值,目前已回落至约10%。
其次,在2011年12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减缓信贷增长。此举的结果令人鼓舞。2011年,银行人民币贷款增速由2010年的19.9%降至15.8%。人民币存款增速的下降幅度更大,从2010年的20.2%降至2011年的13.5%。
第三,中国央行在2011年5次上调政策利率。鉴于非食品价格(即核心CPI)同比涨幅去年夏天曾升至3%的高点——这是十多年来最大的涨幅——中国央行的这一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假若它当时坐视不管,潜在通胀压力可能已经加大。实际情况是,潜在通胀压力已开始缓解,2012年1月的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至1.8%。
这种“三管齐下”的做法、加之人民币升值步伐的适度加快,显示出中国利用宏观政策稳定经济的本领已是越来越高超。
去年夏天,中国央行积极地将其政策利率(此处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译者注)一路上调至6.5%,达到与总体通胀率峰值持平的水平。如此一来,中国央行不仅终止了负实际利率造成的过量宽松,还得以安排了一轮“被动的”货币紧缩——2011年下半年,食品价格和总体通胀率在行政措施的干预下有所回落,短期实际利率因此升至2%。
这是经典的、最佳状态的央行调控。中国的货币政策“武库”中拥有充足的“弹药”——即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正短期实际利率——可根据不同的形势来动用相应的“弹药”。相比之下,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已用光了传统的“弹药”。它们纷纷步日本央行后尘,将各自的短期政策性利率下调至近零水平。
结果,全球主要央行不得不依靠未经检验且毫无把握的注资操作,把它当作货币调控的主要手段。这种局面何时能画上句号,以及它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导致通胀、是引爆又一轮资产和信贷泡沫,还是促成某种兼而有之的局面),谁也说不准。
倘若中国经济出现滑坡风险,中国当局拥有充足的空间放松货币政策。
随着经济活动逐渐放缓,他们已开始适度放松银根,将存款准备金率两度下调50个基点。下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20.5%。
与此同时,在实际政策利率为2%、且其随着总体通胀压力缓解很可能小幅升高的情况下,即使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采取传统货币宽松政策的空间也依然存在。
而既无降息空间又背负庞大预算赤字的西方国家,则没有这种选择。
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人们对中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种预感正变得越来越强烈。先是美国经济出了问题,然后是欧洲。人们越来越担心,中国经济将成为下一个“倒霉蛋”。他们不仅仅是头疼通胀问题,还担心巨大的楼市泡沫、银行业危机以及社会动荡。
这些担心有些过头了。中国与西方发达经济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长期致力于稳定,为了保证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它非常愿意承受牺牲增长带来的短期成本。
通胀阻击战的胜利是中国对其战术需求和总体战略目标作出协调的一个范例,世界其他国家绝不应错过这堂课。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 史蒂芬·罗奇 本文作者现在耶鲁大学教书,原文刊登于英国《金融时报》。)
来源:《 人民日报 》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