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德国签署协议合作推进技工教育“校企双制”办学
4月11日至12日,粤德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商定成立粤德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委员会,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经验,合作推进技工教育“校企双制”办学,培养符合我省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德国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高斯范先生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东北亚处处长朗格先生和德国有关职业教育专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领导,以及国内职教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和行业代表等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一步贯彻汪洋书记去年6月作出的“广东要与德国加强双向交流,派代表团到德专题学习其职业技术教育制度、规程等,并邀请德国有关专家到广东指导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机制运行”等重要指示,加快深化粤德双向交流合作,形成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共同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郑朝阳在致辞中强调,德国作为世界上职业技术育发达国家,其“双元制”职教模式闻名全世界,是许多国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典范和标杆。我省下一步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合作推进广东技工教育“校企双制”办学,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广东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东北亚处处长朗格先生作了题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方案”的报告。粤德的职教专家、企业和行业代表们就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双制”办学制度专题进行了研讨磋商。
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还签署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粤德技工教育合作项目方案》。《方案》约定,今后一段时期,双方将在协助广东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制度设计,引进德国双元制模式和教学文件,协助培训广东技工院校师资,推动驻粤德资企业参与“校企双制”办学等方面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在粤期间,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还将组织部分德国职教专家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珠海市技师学院等地调研,并组织驻粤的德资企业与技工院校交流合作。
据了解,为应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针对目前出现的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和学校招生难、培养难的问题,我省技工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并推行广东技工教育“校企双制”培养模式,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学校出学位;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等形式,探索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教学制度,使技工教育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技能人才。近年来,共向企业输送了100万名技能人才,大力促进了我省人力资源的优化提升和有效配置。
来源: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通讯员 粤仁宣)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