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环境应急能力待提高 环境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省环境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在化工、石化、制药业广东环境风险企业全国居首
2 月14日,广东省环保厅在环保厅网站公布了广东省环境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显示,在化工、石化、制药三大行业中,广东拥有的具有较大环境风险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这些企业靠近城镇和水源地,威胁居民环境安全。要能成功处置威胁,广东环保部门环境应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征求意见稿显示,目前广东环境风险隐患依然突出,环境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广东全省化工、石化、制药三大行业中,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企业有3672 家, 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占全国总数量的8.4%。这些企业大多靠近人口密集的城镇和作为饮用水源的江河,威胁环境安全。
同时, 广东纳入2010 年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业排查专项行动的1300 家企业中,20%的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纳入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1700 家企业中,15%的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237 座尾矿库中有47 座应该取缔关闭,但尚未关闭,不少尾矿库近距离内有大量居民和重要设施,环境风险隐患十分突出。
省环保厅在征求意见稿中表示,目前广东环境应急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环境管理发展需求。重大危险源、重金属等特殊污染因子的监控监测技术能力缺乏,不能满足环境应急预警预报的要求,对多种环境基体不同污染物应急监测和分析的科技水平薄弱,严重滞后于应急管理需求,“环境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亟需完善”。
为此,征求意见稿表示,广东要建立环境应急处置资金保障机制,设立应急处置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环保部门要整合在粤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环境应急科研力量,开展环境应急监测规范研究,通过政府科技计划和基金等,对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给予支持;加强生物综合毒性对特征污染物因子预警体系的技术储备和标准方法的研究,为环境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各地环保部门要做好应对特殊环境事件的物资准备。到2015 年,广东将建立健全区域应急物资信息库,将之纳入环境应急平台体系。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