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干部的“民情日记”
从2011年12月开始,且末县利用近三个月时间,在全县开展 “走基层、问民情、转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县4000党员干部按照包乡驻村的要求,深入农户,走访民情,嘘寒问暖,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今年1月10日,且末县教育和科学技术系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铁书堂和政府办干部杨宝分别到自己单位所在的包联户问民情,现将两则民情日记摘录如下:
县教育和科学技术系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铁书堂:阿不都热合曼•肉孜,是阔什萨特玛村三组的一户贫困户,是教科局重点帮扶的对象。阿不都热合曼一家人口较多,长子已成家另过,次子虽然已成家,但仍在一起生活,家中还有一个女儿。妻子由于车祸长年卧病在床,失去劳动能力,生活全靠这位59岁的老人。阿不都热合曼属因病致贫,他家有15亩土地,全部种植了红枣,有12只羊和几只鸡,有几间土木结构房屋,没有像样的家具和贵重物品,没有拖拉机等农机,没有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毛驴车。2003年种植的赞皇大枣,2010年红枣收入近万元,但2011年进行了嫁接改造,红枣收入较少,只有间作的棉花收入了一些,但棉花也由于虫灾,加之价格原因,去年毛收入只有8000元左右,去掉投入,一年辛辛苦苦从土地中仅收获3000元,生活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在走访了解到其年龄大、耕地少、劳动力缺乏的不利因素下,帮助他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增收思路:一是让他坚定脱贫的信心,消除悲观情绪和甘于贫穷的观念,增强了他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二是抓好红枣管理,今年要加大红枣管理力度,提高产量。教科局计划拿出5000元,在今年开春帮助阿不都热合曼把这15亩赞皇大枣改嫁成灰枣。同时搞好补植工作。三是搞好枣粮间作,利用冬季时节清理棉花杆,整理土地,以便开春后及时春播,解决当年收入问题。四是发展养殖业。根据阿不都热合曼具有牲畜养殖的经验,让他在现有养殖基础上,逐年扩大养殖规模。我将协调有关部门在棚圈建设、资金扶持、品种改良上给予支持。
政府办干部杨宝:1月10日,春节将近,我随同政府办领导到所包联的巴格艾日克乡其盖喀什村进行走访慰问。在村委会办公室,县信访局副局长阿里木•吾加布拉、县政府办副主任科员贾新刚同村委会主任进行了详细座谈,深入了解该村发展现状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对贫困户艾尼•吐荪一家进行了慰问,送去了面粉、清油、大米等生活物品。他的妻子激动地说:“你们送来的是‘及时雨’,感谢政府办领导对我们的照顾与关心,你们是我们最亲的人”。政府办、信访局领导还详细询问了艾尼•吐荪的生产生活情况,并积极与苇厂联系安排他的大儿子去打工割苇子。目前,他一天也能挣到30-50元工资,家里的生活开支不用那么发愁了。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通讯员 张清伟 姜阳)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