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论坛在榕举办
1月15日,由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首届“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论坛在福州隆重召开。这次论坛旨在深入研讨闽都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闽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自中原文化,融合了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又在近代的中西交融中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海纳百川”、“开风气之先”的特质。在近代中国大变革时代,闽都文化熏陶造就出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催生了新世纪的维新思想、改良实践以及革命运动,创造了众多的中国第一,在中国思想史、革命史、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报刊史、文学史、文化史等方面都谱写了重要的篇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闽都文化是福州人民的历史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深入研究闽都文化,对于增强今天福州人的城市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打造福州人文精神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届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论坛邀请了台盟中央汪毅夫常务副主席、中国社科院武寅副院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姜培茂、光明日报社李春林副总编、海军史专家郑明少将,还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权威专家学者与会,为论坛增添了重要分量和光彩。
本次会议受到了各地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共收到论文83篇,经过相关专家的多轮评选后,入编会议论文集的有56 篇。本次与会论文内容丰富,新见迭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闽都文化总论;二、名人专题研究;三、船政文化;四、书院文化与教育;五、城市建筑;六、海洋文化;七、民俗文化与文物保护。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海内外关心关注闽都文化建设的学者、友人搭建了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聚集了闽都文化研究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汇集了闽都文化研究的优秀论著,代表了近期闽都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次大会的又一亮点还在于,学者们不仅深入研讨闽都文化的历史面貌,更以饱满的热情,关注闽都文化的未来,探析闽都文化在中国现化代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阐释闽都文化的现代意义,掀起了闽都文化研究的新浪潮。这不仅开拓了闽都文化研究的广度,更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思路,为闽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记者 胡美东)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