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书记”感谢网友的关键词解读

2012-01-10 17:20:30 来源:红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1月9日,新疆区委书记张春贤和新疆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发布2012年新年贺词,在贺辞中,再一次对网友表达了感谢:一年来,广大网民朋友们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给新疆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你们为新疆鼓劲,为新疆献策,你们的热情温暖各族人民的心,你们的支持增强我们前行的力量。衷心感谢广大网民朋友们!

由于一系列和网络有关的举措,张春贤被网民亲切地称为“网络书记”,媒体也称张春贤为“最开放书记”。此番“网络书记”再次感谢网友,更凸显其亲民意、重民情、知民心、懂民生的特点,其利用网络施政的关键词更耐人寻味。

“开放”——解读张春贤执政以及其“一网情深”的首要关键词莫过于开放二字了。在赴任新疆之前,张春贤履职湖南时就非常重视对互联网的运用,在官网注册实名“马甲”给网友拜年、对网友的留言来信不打白条、跟全国互联网大鳄“谈网论证”等一系列实际行动,给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赴任新疆后,张春贤又果断地重启互联网,把对“开放的网络”的重视,从口头的理论变成了落地的现实。对于网络,张春贤的看法是:“把网络作为听取民意、汇聚民智、解决民忧的桥梁和纽带。”“互联网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新家园’,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服务民需的‘新平台’。”网民的好评和媒体的赞誉,成就了张春贤“网络书记”、“最开放书记”的美誉。

“亲民”——张春贤的“网事”自然跟网络亲民、草根的特色分不开。张春贤利用网络展示其亲民路线和风格的事迹很多,在湖南上网拜年、临别网上寄语、到新疆后给网友写信、两会期间开微博……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张春贤利用网络结拜少数民族兄弟阿里木,为阿里木在网上拉票,引来网民狂顶的同时,也拉近了与网民的心理距离。管中窥豹,张春贤的亲民并非是通过互联网“秀”出来的,在网上与网民交心的背后,是张春贤入疆之后,身先士卒,展开密集调研,上任百日之际,调研脚步走过上万公里,农家,进大棚,下社区,看企业,9天召开10个座谈会,马不停蹄地把新疆从维稳的主体思路拉到以民生发展为主的道路上来。“亲民”而务实,张春贤用他的真性情和实打实的努力工作打动了网民的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共鸣。

“效率”——网络作为数字时代的代表性产品,其代表的就是高速度、高效率。而这与张春贤的施政举措不谋而合。“通过互联网,把最偏远的民生问题摆到最贴近的案头上来解决,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要问题摆上最重要的议事日程来落实。”张春贤的这一论述,表现了互联网在听民声、知民情、汇民智方面的快捷、迅速和准确,利用网络问政,缩短民意和决策层间的中间环节,无疑是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是以,2006年张春贤在湖南首开先河,征求网民意见并写入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履职新疆后,张春贤不但延续了其网络问政的做法,更把高效率作为了新疆发展的新标准,其在新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和民生计划,雷厉风行,效果卓著,被媒体誉为“新疆效率”。比如2011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的“民生建设年”,平均不到3天就推出一项惠民政策,这在治疆的历史上都是少有的。

开放包容的精神态度、亲民惠民的施政方略、只争朝夕的效率,是张春贤施政的特点,也是网络发展的特点,当书记邂逅网络,我们就收获了“网络书记”的精彩和希望。2012年,在“网络书记”寄语谢网友中开始,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辉煌。

来源:红网 编辑:邓京荆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张春贤 亲民 网络书记 效率 网络发展  

精彩热图

龙年春晚十大看点大揭秘

企鹅“探访”南极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