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视频海外看两会
访谈热词记者手记
提案议案评论语录
人大论坛代表委员之声
报告解读百姓与两会议程两会辞典
数字两会关注十二五图片花絮
手机问政提案议案pk台
热点调查网友看两会
  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国发展需要国际话语权
2011-02-16 14:30

中国发展需要国际话语权

7月17日,在外交部橄榄厅,外交部长杨洁篪勉励玉树震区小学生努力学习、重建家园。当日,外交部举办第八次驻外使节任职宣誓仪式暨外交部“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公众开放日。中新社发苏丹 摄

中国发展必须赢得话语权

中国拥有自己的优势话语,应当及时转化为国际话语;学术理论支撑是赢得话语权的重要通道

江忆恩:关于中国的海外形象,在西方存在被固化的问题,而且似乎很难被改变,比如美国媒体在涉华报道中,不时指认中国在全世界掠取资源,或指责中国的产品质量差,或认为中国随着其国力的增长变得日益傲慢等。一个国家在实施公共外交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国内十分有效的信息传递者在国际上却未必能胜任相同的使命。中国要实施公共外交,要特别重视其信息传递者和信息内容到底是什么?针对西方的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显然应该采用不同的话语进行公共外交的实践。

张志洲(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首先,话语权的核心是权力,落脚点也是权力。在国际社会中,我们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引导人家从我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获得话语权。再者要考虑话语自身的完善性,如果话语本身体系完备、逻辑性强,那么自然容易说服人。其次,话语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和结构也非常重要。对中国而言,一方面要提高话语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国在国际话语结构中的地位。中国一直在学习,并强调与国际接轨,引入了诸如“全球化”、“全球治理”等很多国际通行的概念。

应当看到,中国拥有自己的优势话语,只是没有及时转化为国际话语。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无核武世界”观点得到国际热炒,但实际上,中国一直主张世界消除核武器,只是类似观点多年来未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媒体的偏见,另一方面是中国的话语缺乏学术理论支撑。西方的话语往往基于学术研究,如文明冲突论等,因此从政策上对之加以批判是没有力度的。

中国制定国际议题和国际规则的能力比较有限,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对西方话语做出反应,处于结构性弱势当中。当然,这种结构性弱势和国际大背景有关。比如20世纪60年代,很多国家在学习当时中国的革命话语。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构建新的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需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我来评两句:
匿名发表     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搜
  手机问政
· 江苏苏州 1377***5616
希望政府能关注农村养老保险,让到了退休年龄的农村人安享晚年。
· 上海 1365***7992
房价居高不下,百姓何以为家?贫富分化加剧,和谐从何谈起?男女比例失调,社会如何稳定?
· 江西南昌 1397***0023
国内的很多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程度早超出其施工及维护成本,不知能否将其列入讨论议程,实现真正的四通八达。
· 湖北武汉 1397***3921
美国总统奥巴马每天要看10封来自民间的信件!言路畅通很重要,不知道我国有没有这样的机制?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