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资助300万
12月30日,从石河子大学获悉,该校“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研究团队入选201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这也是兵团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该团队以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大力加强与新疆天业(集团)公司的校企合作,团队带头人是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张金利教授,该团队2010年已成为首批新疆兵团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围绕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的研究建立了紧密、全面的合作,目前已承担了国家部委项目课题20项、省级项目课题15项,累计获得经费超过1.3亿元。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1项,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项。
据悉,氯碱化工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两大产品为烧碱和聚氯乙烯(PVC),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烧碱和PVC生产国,但现有氯碱化工生产却存在着能耗高、污染严重、高端产品缺乏等缺点,同时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制约,亟需开展氯碱化工高效清洁生产和产品高值化的研究。
石河子大学“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研究团队将围绕“热等离子体裂解煤直接制乙炔”、“氯乙烯的绿色合成”、“氯碱产品高值化”、“氯碱化工清洁生产系统集成”四个研究方向,力争开发出不同于现有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新的工艺途径,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碱化工清洁生产成套技术,为我国在氯碱化工清洁生产和产品高值化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提供坚实的科学与技术支撑,并努力建成一支富有朝气和创新活力的高水平的研究人才队伍。
据了解,“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2004年教育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而实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通讯员 薄晓岭)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