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大幅降价 攻破楼市最后堡垒
豪宅降价是否会引发“多米诺效应”?
这一轮调控,通过收紧融资渠道和投资投机性需求,全面卡紧了房企的资金流。近段时间来,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兼并重组的项目越来越多。豪宅项目的降价,会不会进一步引发从高端到低端接连“告急”的多米诺效应?
据统计,12月上海在售的打折优惠楼盘将达190个(含别墅),数量之多创年内新高。多数楼盘通过送面积、送契税、送房产税等方式打折促销,或是直接给出价格优惠。10月份起,龙湖、中海等房企对上海楼盘进行7折甚至更大幅度的降价销售,形成局部热销。但是,高端楼盘在促销数量、力度上均不甚明显,其成交也十分惨淡。“能扛多久就扛多久。”一家今年在上海内环新推豪宅项目但不打算降价的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豪宅产品向来被视为市场的最后“堡垒”,即使降价,也肯定是挺到最后。此次星河湾的降价,说明房价的泡沫正在被不断刺破,房价加速回归。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34个;与此同时,70个大中城市的价格平均环比指数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11月份,有楼市“温度计”之称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9.87,自2009年8月以来首次跌破100。豪宅项目的降价说明,从普通住宅到高档住宅的“降价”路线已经打通。
蔡为民说,如果调控政策持续,楼市将面临三个“无法避免”:大开发商的资金困难无法避免,大城市中心地区的降价压力无法避免,优势楼盘的降价命运无法避免。
事实上,在热点城市进行打折、优惠幅度超过中小房企的,不乏龙湖、绿地、汤臣、保利、星河湾、中海等知名房企。从这些降价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业绩看,他们都不是最缺钱的那一部分企业。业内人士由此分析,知名房企率先大幅降价,并不全然是资金紧张所致,也是为主动应对更长时间后可能存在的资金需求,提前进行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