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独生子遭遇女生育之惑:"二胎"到底生不生?
2011-12-04 16:13:3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都市年轻人遭遇“二胎”生育困惑

事实上,我国双独生子女家庭可以生“二胎”的政策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陆续开始执行。例如江苏省早在1990年颁布《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时,就已把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的政策列入其中,只是当时多数独生子女尚未步入婚育年龄,此项规定并未发挥过多作用。如今独生子女们的“二胎时代”来临,他们却又困惑起来。

作为十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哈尔滨市民袁明虽然在决定生宝宝前已做好思想准备,但还是被抚养孩子的费用压得有些喘不过气:“奶粉、尿不湿、保姆这三大项支出每个月就将近3000元,再加上每月1000多元的房贷以及日常生活支出等,我和老公的工资收入几乎是‘月光’,有时只好向父母求援。”

对于是否生育“二胎”的问题,很多城市双独生子女家庭都给出了否定答案,他们认为城市生活和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一个家庭很难承受抚养两个孩子的压力。

在国内某知名育儿论坛,记者看到很多年轻家长在这里“晒”出自己抚养孩子的成本,每月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除了奶粉、服装、尿布、玩具支出外,还有婴儿写真、保姆开支、幼儿园学杂费等,多数家长感觉抚养孩子的压力较大。

除了经济负担原因外,独生子女一代的价值观和生育观与祖辈们相比也悄然变化:随着我国养老制度的完善,“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不再根深蒂固;而比较关注个人发展的“丁客”思想的渗透,也使得这一代年轻人“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的思想逐渐淡化。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担心,两个孩子能否都享受最好的教育,是否有那么多精力来培育另一个孩子。一些家长则担心,一个孩子就业都难,再生一个还能找到工作吗?

黑龙江省人口学专家、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宋杰表示,根据近十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很多城市独生子女主动生育“二胎”的意愿并不高,虽然有逐年升高趋势,但生育带来的困难又实实在在地摆在他们面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详细

各地新闻
2001年12月11日,在经历15年漫长谈判历程之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历史、认真总结经验,对推进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详细
点击排行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成功发射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