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粮食产量连续8年丰收 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纪录
2011-12-03 15:11:35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国家统计局昨天(12月2日)宣布,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这是我国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8年实现丰收,粮食产量也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纪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

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0572千公顷,比2010年增加696千公顷,增长0.6%。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166公斤/公顷,比2010年增加192公斤/公顷,提高3.9%。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毋庸讳言,个别地区存在减产现象。主要受气候影响,贵州和重庆全年粮食总产量减产,贵州减产235万吨,下降21.2%。但总体来看,与以往的恢复性大幅增产不同,今年的粮食大幅增产是在上年粮食产量较大幅度恢复性增产、产量基数很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来之不易。

历史数据显示,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1318万吨,1966年首次突破2亿吨,1978年迈上3亿吨新台阶,1984年突破4亿吨,1996年突破5亿吨,2010年达到54647.7万吨。(记者马文婷)

>>解读

三大有利因素促使创纪录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创下历史新纪录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政策推动、科技应用和气候条件有利。

政策推动和科技应用是粮食增产的基础。2011年,国家主要用于粮食的农业“四补贴”规模扩大到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对粮油生产大县的奖励资金增加到225亿元,增长21.6%。同时国家对小麦(2359,-15.00,-0.63%)、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分别提高5至7元和9至23元。这些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同时,促使单产提高的各种因素中,农业科技应用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外,尽管今年我国遭受了较多的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但农业气候条件总体好于常年,并明显好于去年,农作物受灾程度明显降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不仅对农民增收,而且对于稳定物价、夯实国民经济的基础,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张少虎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详细

各地新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月华说自己一向不喜欢高调。裕华木业办公室主任张雪梅:中国历史以来唯一一家,就说美国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我们得到双零的(税率),目前为止我们是唯一一家。>> 详细
点击排行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成功发射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