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教育部副部长谈校园安全 建议留守儿童寄宿学校
2011-12-03 09:42:22      来源:新闻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2011年12月2日播出《孩子们的上学路!》,以下是文字实录:

节目导视:

12月2号全国首个交通安全日,校园交通安全仍是重中之重。

玉祁中心小学校长:

比如说坐在车上头手不能伸出窗外,遇到紧急情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快速地离开校车。

学校安全、交通为首,城市乡村,2271万农村留守儿童最重。

本台记者 熊传刚:

这里是贵州省罗甸县班仁乡的中心学校,每天快到吃饭的时间这里都有一幕特殊的场景,学校670名学生有500多名孩子每天都会在自己租住房子的周围和一些空旷的场地架起炉灶自己生火做饭。

公安部将交通安全教育放在重点校园,教育部昨天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会,国务院责成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校园交通安全建构已经成为国家行动。

熊丙奇:

要建立起社会参与监督的机制,尤其是家长参与学校监督的机制这个非常重要。

《新闻1+1》本期关注——孩子们的上学路。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我们的节目还是从几张照片开始看起。这是几张孩子们上学的照片,第一张,这是在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孩子们每天要打着手电筒步行十多公里翻山越岭去上学,最远的孩子来回要走八个小时。再来看第二张照片,这是在陕西的秦巴山区彦唐村,这是凌晨5点的时候,孩子们举着火把去上学,孩子们住的地方离学校是十公里。

再看一张孩子们举着火把去上学的照片,这是贵州长顺县大兆村的孩子,孩子们也是凌晨5点就起床,摸黑翻山越岭去上学,下学是3点半,然后再翻山越岭回到家里。

这几张纸照片凌晨、夜晚、披星戴月孩子们或者举着火把,或者打着手电,用这样的一种艰辛的方式走上上学的路,看完了这组照片让人心疼,更让人揪心,因为今天是全国第一个叫做“交通安全日”,在这样强调安全的日子里,我们把目光锁定孩子上下学路上。

画面提示: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石山镇小学逃生演练现场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全国首个交通安全日,今天交警成了校园里最重要的老师,今天孩子们的交通安全仍然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锦州市凌海石山镇小学 校长 马书丽:

我们学校对安全演练工作一直是个空白,没有经验,缺少方法,这次与交警部门、卫生部门,联合搞了这样一次活动,学生掌握了逃生的方法,将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学生知道了怎样逃生,怎样保护自己。

解说:

安徽含山县的交警部门,制作了让字反光标贴,粘贴在了学生们的书包上。江苏无锡,玉祁市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一个移动式安全交通情景主题公园,认真地学习安全手势,过马路站在哪里最安全,孩子们需要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玉祁中心小学校长:

平时我们都会给他们进行一些乘车安全的相关教育,比如说坐在车上,头手不能伸出窗外,遇到紧急情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快速离开校车这些都会做

本台记者:

那我们现场来问一个小同学,在车上的时候如果万一遇到危险,老师有没有教过你该怎么办啊?

学生:

嗯。

记者:

怎么办呢?

学生:

按照老师的指挥逃生。

记者:

按照老师的指挥逃生,如果车非常快的话,要马上撞到前面一辆车的话,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学生:

这个,我这个不知道。

记者:

不知道,那我们现场有交警,给你发一个乘车安全指南的一个小手册,回去好好学习一下。

解说:

在北京熟悉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学校门前送孩子的私家车一字排开,不一会儿马路就被堵的水泄不通。

记者1:

每天几点起来?

家长:

每天差十分六点吧,七点出门,再晚一点就该堵车了。

解说:

雪花纷飞,道路湿滑,每一天孩子们的交通安全都让家长们难以轻松。

家长1:

我们家住在三环外,过三环,过二环,尤其特别堵车,孩子我觉得自己来很危险。

家长2:

现在公共汽车太挤了,他们要是自己去根本挤不上去。

解说:

但是当大量私家车涌向学校,本就脆弱的交通秩序就愈发显得混乱,镜头下的这辆星级的轿车,就直接把车停在了公交车道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详细

各地新闻
针对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有关“北大清华拒拆燃煤锅炉”的指责,昨天,北大清华分别作出回应,两校均称已经着手锅炉改造,北大将在明年完成所有燃煤锅炉的改造工程,清华则将在2014年底前完成改造。>> 详细
点击排行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成功发射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