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深度解读
年轻人的艰难选择:"北上广"逃离?重返?
2011-11-17 10:51:51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年轻人的艰难选择:

CFP

“逃离北上广、回乡安放青春”的浪潮还未散去,近期,年轻人重返北上广的话题又引发了社会热议。在他们艰难选择的背后,是对青春理想的坚持。

“既然在这个城市,你总有机会去争取一些东西”

北京东五环某小区一层,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子,是公关经理小练临时的“家”。

地上支起的小桌上摆满锅碗瓢盆,仅有一扇窗户,屋子里总有一股味,用小练的话来说,这是“潮气”,人闷在一个地方久了,就能感觉到。

谈到周围的邻居,小练掰起了手指头:“什么人都有,毕业大学生、农民工、白领……都为图个便宜,租金每月800块钱,一月一付,负担不至于太大。”

“每天下班回去呆的时间不长,也就睡个觉。”小练告诉记者,他是去年年底搬来的,在此之前,一直跟大学同学合租。

小练家乡在福建南平,2005年考上大学来到北京,在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学新闻。他是家族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而且还是来首都北京上大学。那一年,北京常驻人口1538万,青春和梦想在这座时尚都市里纠集、流淌。

从在电视制作公司做电视编导天天与策划案打交道,到在咨询公司做公关经理天天与记者打交道;从月薪3000元,到月薪5000元;从上班路程1个小时20分钟,到上班路程1个小时……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

上班头一年,逢年过节他就回家。这两年工作忙了,一年有时候只能回去一趟,可就这一趟,却添了“近乡情更怯”的意味:父母心里着急,希望这个村里的“超级剩男”能赶紧结婚,可又催不得,总希望他能带个北京的女朋友回去,因为这事在当地,是一件有“脸面”的事情;家乡的老同学都已在当地结婚生子,发展得不错,但只要知道他在北京工作,总会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小练说,要笑迎这样的眼神,其实很难。

“回家的话,生存会容易很多,每次回去都考虑是否留下,却又义无反顾地回来,可能若干年以后,我在北京真的呆不下去了,到那时就回去。”

休息时小练喜欢走路,宁愿走回目的地也不想坐车,看着城市的灯火辉煌,他常劝说自己留下来:“我想既然在这个城市,你总有机会去争取一些东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拒绝冷漠 传递温暖
拒绝冷漠 传递温暖>> 详细

各地新闻
拒绝冷漠 传递温暖>> 详细
点击排行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养老保险改革进入"深水区"
教育部:立即排查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情况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