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居民张林芝大姐几天前来到合肥市和平路街道茂林路社居委,要求帮忙居委会帮忙出租安纺一村A2区自己的一套住房。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从电子“户况图”里查到纺织1村A2区X栋X室是空房,通过社居委发布到茂林路社区网站的“温馨提示”上。没过几天承租户找到房主的联系方式,双方洽谈达成协议,让张大姐很满意。这种在电脑里就能够查阅到一户全家的信息,就是在合肥市率先启动建立电子户况卡。
昨天下上午,记者在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看到“和平路街道全员人口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系统”2009年下半年建立。现场操作户况管理演示上,显示登录平路街道茂林路社区全员人口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系统,输入个人账号、密码、验证码后,打开电子档案,点开户口管理图,进入茂林路社居委辖区图,图上显示了该社居委的每一栋居民楼的位置,点开纺织二村19号楼,平面图上显示了该楼的所有房号,而有的房号被涂上不同颜色。社区3336户,常住人口7685人。分布在社区哪个区域,每户位于几幢,门牌号,家庭成员的详细信息,瞬间映入眼帘。谁家是低保户、残疾户、独生子女户、大病救助户登记的非常详细。随意点开108号住户,一张登记表呈现出来,上面有房主一家三口的详细信息,包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单位、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婚育情况、个人爱好,还有失业人员情况、残疾人、低保户等众多信息栏。工作人员介绍,要检索本社区的中共党员、残疾人人数有多少人等信息,一点鼠标就可以归类统计完成。动态管理、汇总、查询、非常方便,大大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据介绍,“户况卡”实现了从一栋楼的登记表上标注的不同颜色就可以知道这户房子是空房还是出租房,住户是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是老年人还是新婚夫妇。建立“户况卡”,通过长看图知户况、看房知人、看人知情,全面了解各片的人群分布和房屋居住情况。实现“以屋定户、以户定人、以人定责”的全员人口社会事务综合动态管理新模式。
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适应形势发展,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把社区服务放在优先位置,以居民群众满意为唯一标准,针对辖区居民群众的不同特征、不同诉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辖区内居住的人口、外出务工、空巢、低保户日益增多,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为此,2009年下半年和平路街道结合全国人口普查,将居民信息进行归纳,对社区居民做了详细备案登记,建立电子网络户卡制度。主动适应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需求,建立全员电子“户况卡”和社区门户网站。通过建立居民电子网络户卡,使社区人口管理更加快捷、规范。该街道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市走在了前列,被市计生部门确定为信息化建设示范点。 据介绍,户况卡在建卡过程中按职工家庭、“4050”下岗人员家庭、老年家庭、贫困残疾家庭、特殊家庭、新婚家庭等范畴,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和平路街道所有社区居民已全部建完户卡网络。
与此同时,还开设“网上服务”,搭建服务“新空间”。该街道投入100余万元,对茂林路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进行重新装修,设立“党员服务台”、“社保咨询台”、“计生服务台”等7个窗口,配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各类信息和服务程序,为前来办理事务的党员群众提供方便。率先开通社区门户网站,设立“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等栏目,建立社区党群连心“QQ”群,把社区内的各类信息、社居所关注的事项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办理,利用“QQ”群在线向党员群众提供家政服务、劳动中介等日常生活服务信息,解答党员群众所关心的组织生活、社区文化活动等事项咨询,实现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常规事项,了解社区动态。网上服务开通以来,社区先后发布就业信息40余条,为12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新就业岗位,收集有关社区环境卫生、小区治理、治安动态等方面意见建议30多条,帮助居民解决下水道堵塞、水管破裂等问题17个,切实打造起让社区党员群众舒心办事、快乐生活的新平台。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通讯员 夏漫红)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