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泄露重要经济数据危及国家安全 犯罪成本小利益大
2011-10-25 10:40: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提前掌握重要经济数据有时能决胜商场,因此,近年来不少唯利之徒不惜冒违法风险,屡屡盗取国家重要经济数据。最近,又有两名国家干部因此而被绳之于法。

犯罪成本小利益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国民经济主要数据在正式发布前,属于国家秘密。然而,总有人敢铤而走险进行泄密,原因只有两个字——利益。

看孙振、伍超明二人案件发现,他们的泄密对象都是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宏观经济数据对一般百姓而言不算什么,对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却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

据该行业有关人士透露,看似简单的一个数据,有可能创造一个投机性交易机会。比如,在债券市场,若获得的数据较市场预期悲观,则提前卖出以控制风险,若获得的数据比市场预期乐观,可先期购入以获利。还有,证券公司的研究员如果总是能准确掌握宏观经济数据,就可以获得基金更多的“分仓”收入,也有更多的客户愿意跟着他,还能获得公司的奖励。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陈惊天博士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重要经济数据的流转环节多,监管难,重要经济数据的犯罪成本小,利益大也是造成泄密案件屡屡发生的原因。陈惊天说,刑法关于涉密犯罪的规定还是比较完备的,但是犯罪的一般预防的效果是与“违法必究”得到实践印证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的。实践中查办泄密案件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立案难、处理难的问题,使得打击犯罪的力度跟不上去,被查处的比例小,犯罪成本自然很小。犯罪成本小利益大的客观环境容易使人铤而走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形成合力"促大学生就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土部通报第二季度六起挂牌督办案件处理情况
国家公务员报考首次"双降" 110万人通过审查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