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
江苏宿迁:用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2011-10-22 14:23:42      来源: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街居干部该做啥?补一块盖沟板,通一条下水道,把芝麻蒜皮的小事做好,大家就知道你心里有他。”

“把来撒气的居民,当成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你就会由听到就躲、见到就怕,变成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服务群众。”

这些话,被宿迁市宿城区幸福街道的街居干部“嚼”得烂熟,更体现在他们对居民细枝末节的服务中。博士学历的街道党工委书记钱信松总结得简洁:“街居干部提高‘辛苦指数’,就能换来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幸福街道地处宿迁市老城区最繁华商业区,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和流动人口众多,原始矛盾、利益纠纷复杂,但街居干部凭着细致热诚的付出,换得了居民的安宁幸福。

心里总惦着——社区人都是“自家人”

8月22日,是幸福居委会74岁老党员李崇庆生日,居委会书记姜华与副书记一起为老人送来了生日蛋糕。远离子女独居的老人颤巍巍地接过蛋糕,哭了:“党啊,党没忘记俺……”

为60周岁以上老党员、老干部过生日,是该居委会对去年“真情三送”活动的拓展,“真情三送”指:辖区内,居民家办喜事,居委会送花篮“道喜”;孩子考取大学,居委会送鲜花和贺金;居民家丧事,居委会送花圈并集体为死者鞠躬送行。姜华算了一下,去年以来,共送出51个花篮,56个花圈,今年送出生日蛋糕32个。

“虽说是简单的道喜奔丧,可咱总觉得自家的事居委会都惦记着,居委会干部拿俺居民当自家人呢!”居民李跃进由衷地这么看。“这件事坚持做下来,干群关系亲多了。今年幸福新城项目拆迁扫尾,被征收户主动请工作人员进屋做工作。过去,居民和居委会干部可是‘对面不啃西瓜皮’哦!”提起这件事,姜华很开心。

在连续两年实施的干群“连心工程”中,幸福街道提出“一居一策”因地、因人制宜,想方设法拉近干群距离。

“群众有了需求,受了委屈,首先找居委会干部,对居民来说,居委会干部就是党和政府代言人。”钱信松如是给居委会干部分析。“群众来办事,你冷冷冰冰;打招呼,你不理不睬;有委屈,你不闻不问;这样的不满积少成多,就成了群众对政府的怨恨。这怨恨怎么发泄?当我们有事需要群众配合时,比如征地拆迁、大型活动,你跑断腿、磨破嘴,群众就是不买账。街居干部能时刻惦记着群众,为群众管好、做好一桩桩小事,就能暖了群众的心。”两年前,钱信松这番入情入理的话大家至今都记得,在办事处对7个居委会的年终考核中,为民办实事有分值比较高的量化指标。

去年9.7暴雨,街道大面积受灾,街居干部奋战三昼夜,架起28台水泵排水,转移群众500余人。啤酒厂外两户群众民房被倒塌的啤酒瓶压垮,街居干部共同抢救出人员和财产,并协调厂方为群众重新建起了更加稳固的住房。

街道共有59名刑满释放人员,大家都避而远之,街居共同实施扶心、扶困、扶技的“三扶”帮教活动,截至目前,已解矫36人,无一例重新犯罪。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形成合力"促大学生就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在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讲话
激发文化创作活力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