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票房至上是不是中国电影的正确方向
2011-10-22 11:00:2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票房至上是不是中国电影的正确方向

  10月19日,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并举行了开幕式文艺演出。这是歌手杨坤在演唱歌曲《会不会》。新华社记者郭晨摄

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呼唤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与革新”

娱乐至上、票房至上是不是中国电影的正确方向?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表现当前社会现实?10月21日上午,在此间举行的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就上述等问题展开探讨。

“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相比,中国电影进入新世纪后与现实主义之间的距离明显拉大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认为,这中间有电影产业化的因素,也有从业者视角和能力的问题。“如果电影丢掉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即使有再多噱头、再花哨,也不能持续引起观众的兴趣。”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诗兵说。

“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观念缺乏一种当下性。”上海大学教授石川认为,当前的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理论远远滞后于电影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创作和生产的需要。

对于现实主义电影的定义,中影动画公司总经理、导演黄军认为,表现手法和外壳不是关键,只要表达了老百姓所思、所想、所期待的东西就是现实主义。“我认为现实主义就是抓住人类生存、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说,现在很多现实主义电影观众看不到,例如小成本电影《钢的琴》,因为不是商业片几乎没有影院愿意放映。“现实主义永远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主流,我们应该共同营造一个让现实主义电影回归的环境。”

多位与会专家认为,现实主义电影回归需要更好看、更多元的表现形式。

王海洲认为,获得本届金鸡奖五项提名的影片《钢的琴》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它从世俗的卑微生活中升华出一种乐观向上、富有力量的美感,这种让观众易于接受的题材是需要我们总结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形成合力"促大学生就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在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讲话
激发文化创作活力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