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坐上家人的自行车,便将绿领巾摘下来。本报记者 张杰摄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学生戴“绿领巾”事件一经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昨日,该事件在网上被广泛转载、评论。
而对于孩子的这种区别式的激励措施,专家认为,所谓用“绿领巾”激励上进的做法仅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学校对教育方法形式上的变革,掩饰不住实质的尴尬。
“缺乏尊重、缺乏人格教育,即使学校成绩再好,品德素养不健全教育仍然是失败的。‘绿领巾’创意的失败,也给教育工作者如何改变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民
“绿领巾”咋激励孩子上进?
西安市未央区一小学的一年级部分学生戴上“绿领巾”,有家长质疑给成绩不好的孩子贴上“差生”标签,昨日本报报道后,省少工委介入调查,该校学生戴“绿领巾”的做法被叫停。
小学里有的孩子戴红领巾,有的孩子戴绿领巾,虽然校方称此举为激励孩子上进,而很多网友认为,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做法欠妥。
网友“烟雨云”说:我们教育体制怎么了,难道对孩子的身心伤害还不够么?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实在让人生气。网友“墙头墙尾”说:武汉出现过“五道杠”,西安又出现“绿领巾”,这些奇怪标志其实就是划分优劣等级,很难对小孩子起到激励作用。
多数网友认为,学会尊重别人是教育的根本,孩子优差不能用领巾颜色区分,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学校这样做对孩子又是精神打击。
市民张女士的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她说,有的孩子比较调皮,但并不能说是坏孩子。“绿领巾一旦戴上就好像是个特殊标志,让其他孩子以有色眼镜看人。”
市民郭鉴明说,经常回想起儿时光荣加入少先队的日子,绿领巾的出现,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孩子没戴上红领巾肯定心里不高兴,何必又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