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教育职场
80后青年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19名高考落榜生
2011-10-13 10:30:05      来源:法制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一模一样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没能让小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80后无业青年叶某,吹嘘自己可以帮助未上线的学生上大学,他勾结北方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老师侯某,从小丽等19名学生家长的手中骗走了61万元。此外,叶某还以办理工程师资格证、修改成绩和办理毕业证、学位证、帮忙上大学等借口诈骗他人20余万元。

近日,银川市西夏区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叶某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侯某犯诈骗罪,免予刑事处罚。

到校“报名”遭拒绝

2010年6月至9月,高考结束后,马某的孩子小丽高考成绩不理想,马某就想托人帮孩子就近上宁夏某大学。此时,马某通过他人认识了叶某。叶某自称有办法帮忙。为求人办事,马某先后凑了近3万元给叶某。随后,叶某给了马某一张写有小丽名字的宁夏某大学录取通知书。

对此,马某一直没有怀疑,直到去年9月开学,小丽手持叶某提供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宁夏某高校报名时,却被告知录取名单上并没有她的名字。“我们的录取通知书和其他同学的一模一样,为啥不能报名呢?”就在小丽的家人与老师理论时,意外得知还有十几位同学遇到了和他们一样的问题——拿着通知书却上不了大学。

这时,和小丽有着同样遭遇的家长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而骗子竟然是同一个人——叶某。原来,叶某通过位于银川市的北方民族大学的工作人员侯某搞到了一些空白录取通知书,收取钱财后填写了学生的名字。

在9月26日的庭审中,检察机关指控,叶某以帮助学生进入宁夏某大学就读为名,先后骗得唐某等19名学生家长的61万元。

伪造录取通知书

经法院查明,2010年6月,25岁的叶某得知,每年都会有家长千方百计让没有上线的孩子跨进高校大门。发现“商机”的叶某便动起了歪脑筋。他开始四处吹嘘自己能帮没有上线的学生上大学,没想到高考成绩出来后,竟真有人主动找上门来。

当年8月底,当十几名交了好处费的家长在开学前找到叶某要录取通知书时,叶某通过关系找到了在北方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工作的侯某,谎称有学生需要空白录取通知书与烟草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并保证学生不会持通知书到学校报到,还承诺给侯某好处费,在叶某的再三保证下,侯某竟然答应了。

2010年9月1日、11日,侯某两次从宁夏某大学窃取了21张空白录取通知书交给了叶某,叶某交给侯某2.9万元。叶某在打印部伪造了录取通知书交与学生家长。

学生及家长发现是骗局后报案,公安机关随后将叶某、侯某抓获。

“大能人”屡骗得手

另据法院查明:2010年6月,叶某以帮助杨某等11人办理工程师资格证为名,骗取3.4万元,事后赃款全部挥霍。

2009年1月至6月期间,叶某以帮助宁夏某大学学生旦某修改成绩和办理毕业证、学位证为由,骗取旦某父亲3.7万元。  

2010年6月,叶某以帮助受害人焦某、王某办理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为由,骗取焦某、王某现金4000元。

2009年6月至7月,叶某以帮助钟某的朋友唐某、安某、赵某的孩子上大学为由,骗取3人12.4万元。

2010年8月,叶某以帮助同学马某的亲戚上学为由,骗取其亲戚5000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叶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现金81.4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侯某以帮助被告人叶某欺骗烟草公司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名义,给被告人叶某提供空白录取通知书,并获利2.9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来源:法制日报(记者申东)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
>> 详细

各地新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百年历程,精辟论述了爱国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真诚召唤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九大措施支持小型企业脱困
商务部公布机动车强制报废征求意见稿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