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调查显示: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现象愈演愈烈
2011-10-08 17:17:35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调查显示: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现象愈演愈烈

制图:杨震

自从人类社会步入网络时代,世界就变得愈加丰富多彩起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比以往更加便利,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民大军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被用在网络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到4.85亿之多。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网民态度立场不同、文化水平及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便摆在我们面前,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现象由此而生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当你在博客或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照片或心情,难免会碰到一些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嘲讽和羞辱,让你感到委屈和无助;当你在论坛或贴吧里发表了一些个人观点,总会有那么一些意见不合或立场敌对的网友们,他们轻则激辩驳斥,重则谩骂侮辱,让你感到气愤和无语;当你在网络游戏中放松休闲,则更是经常遇到队友们的指责和对手们的攻击,轻则送你一句“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重则持续地“问候”你数十代的长辈家人,让你感到不爽和愤怒……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进行过一次专项调查。他们通过某门户网站对182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曾遭遇网上人身攻击,其中6.6%的人“经常”遭遇;有76.6%的人感觉当前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等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其中,25.6%的人表示“非常普遍”,仅3.9%的人“很少”或“没有”发现类似情况。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网络人身攻击这一现象的出现,最主要原因在于网络的“匿名性”,即攻击者们在网络上的身份脱离了其真实的社会组织关系,追寻查证起来比较困难,找不到真正的应负责任人。其次,当前网络言论环境缺乏相应的“守门人”也是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网站管理者审核管理粗放、商业网站为了人气和利益放任攻击行为、忽视受攻击者的投诉等多个方面。

也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针对互联网的法规不够明确具体、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完善,难以真正约束网友们的网络行为也是原因之一。

面对频繁发生的网络人身攻击现象,心理学专家表示,受攻击者应及时合理消除被攻击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切忌以暴制暴和因噎废食。张颐武指出,在治理网络人身攻击这一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做好区分和引导,要充分肯定网络言论自由给社会和政府所带来的积极监督意义,积极鼓励理性的网络监督言论和行为。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冯媛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