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全国21地区调高最低工资 深圳最高重庆增幅居首
2011-10-06 15:39:51      来源:法制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增幅

重庆平均增幅 跃居全国第一

2008年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为了帮一些企业渡过难关,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直到2010年开始,各地才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2010年全国共有30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

从今年开始,又进行了新一轮工资调整,全国21个地区平均增幅在20%以上。

其中,重庆的平均增幅高达3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北京的平均增幅也在20%以上。

专家分析

本身发展缓慢 力图缩小差距

西部的重庆等地最低工资标准增幅较大。

冯英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本身发展相对缓慢,如今缩小贫富差距是大势所趋,已是各地政府的共识,各地政府都在作出积极的努力。

以增幅第一的重庆为例,首先,近几年重庆经济发展较快,成渝经济区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根据规划,成渝经济区未来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其次,重庆还力图缩小贫富差距。重庆市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明确强调,要用更大的力度落实 “民生10条”、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缩小贫富差距。

此次会议上也提出,要“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机制,要由现行的两年一调改为一年一调,使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

周清杰分析说,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仅可以留住当地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依靠充足的劳动力,大力发展生产力,缩短与其他地区经济上的差距。

低收入群体对价格更敏感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副主任岳颖分析称,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CPI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

于是,今年各地掀起“加薪潮”。

冯英说,越是低收入的群体,对物价波动越敏感。尤其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活。

近年来,以食品类价格上涨为主导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受居民消费价格,尤其受食品类价格的影响较大,劳动者基本生活费用开支压力增大。

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消除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影响,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生活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让低收入劳动者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