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演出热闹 一票难求
在呼和浩特市的新华广场上,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位老人在这里放风筝。这位老人名叫李家平,是内蒙古京剧团的一名退休职工。看着装扮一新的新华广场,李家平也回忆起当年庆祝国庆的情景。
李家平是京剧团的一名灯光师,他回忆说,那时每到国庆,他们都要组织演出。“在六十年代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方式,听京剧也就成为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一个星期要演8场戏,周末要演两场。”
那个时候票卖得很火,经常要找熟人去要票。“1972年,有一次我们在华建剧场演出,票卖完了,售票员为了躲向他要票的人,在厕所里躲了两个小时。”李家平说。
虽然现在京剧团大不如从前了,但李家平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过去没啥娱乐,一到天黑就得睡觉。现在到了晚上可以看电视、看电影,平时还可以出去旅游。”
李家平觉得,京剧作为国粹还是应当发扬,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京剧的人太少了。“以前京剧团人多,待遇也好,连牙刷也提供。现在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但也应当鼓励学习戏曲,加大对京剧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