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铜像原型去世 曾会见张纯如
2011-10-02 14:56:43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纪念馆馆长第一时间微博悼念

老人追悼会明天在浦口举行

得知倪翠萍老人去世的消息,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深感悲痛,在第一时间发出微博悼念。他告诉记者,倪翠萍老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非常典型和重要的一位,她肩膀上深达两厘米的枪伤,是证实南京大屠杀惨案最直接的证据。老人生前和纪念馆有着深厚的感情,为宣传南京大屠杀历史做出很大贡献,她的讲述朴实感人,是为国外友人做证言最多的幸存者之一。随着倪翠萍老人的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又少了一位,如今在世的幸存者已经不足200人。

据悉,倪翠萍老人的追悼会明天将在浦口西门火葬场举行。

她一生都在为真相奔波

姚义俊领记者走进家中,很多亲友已经在这儿祭拜,脸上挂着泪痕。倪翠萍老人的遗像摆放在客厅正中,一床红色的大锦被覆盖着老人的遗体。陈金凤和姚义俊带记者走进了房间,谈起了老人生前的点点滴滴。

为了能够清醒做证言

老人靠药物支撑报告演讲

陈金凤告诉记者,大概在六年前,老人感到双腿无力,几乎不能行走,而且意识有些模糊,思维不清醒,到各大医院诊断后,确认是帕金森病,只能吃一种叫“美多芭”的药维持。这种药有副作用,倪翠萍老人起初并不愿意服用。可是,作为南京大屠杀重要幸存者之一,身体硬朗时倪翠萍参加了大量社会活动,“除了到大中小学做报告,做证人证言,再就是大量的纪念活动。”姚义俊说,从80年代以来,每逢纪念馆有重大活动,倪翠萍几乎是必到人选,而且都要发言,尤其是面对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友人时,她更应邀屡屡去做证言。

在房间里,记者看到倪翠萍老人生前的大量照片,既有与日本铭心会负责人松冈环等人的合影,也有美国友人送给她的纪念照,更多的则是老人参加各种证言集会演讲的活动照片,以及接受国内外媒体的照片。那时每个月几乎都有活动,纪念馆组织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集会、清明节祭扫等大型活动她更是每次必到。参加这样的活动,对老人而言就像是她人生使命般的神圣。

如今患上顽症,家人希望她能多休息,可老人并不愿意。“患了病,外婆尽管很抗拒吃药,但接到邀请后,为了能清醒地做证言,她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吃药,然后硬撑着清楚地把整个证言报告做完,她认为这是她后半生最重要的事情。”姚义俊说,外婆就这样又坚持了四年。

面对日右翼35辆宣传车的叫嚣

没什么文化的她,说话震撼人心

过去20多年来,倪翠萍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不仅多次在国内为青年人和来访的国外友人讲述当年一家七口受害的历史,还先后两次到日本、一次赴美国参加证言集会,以切身经历,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危害,呼吁珍视世界和平。她生前曾经说过:“这段历史在我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会让下一代的人知道。”

倪翠萍老人生前说过,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光要让人们在我们身上看到,而且也要让下一代的人知道。为此,她以六七十岁的年龄甘愿奔波各地,甚至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狂妄挑衅。

1998年12月底,受日本大阪府枚方市邀请,倪翠萍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与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一起到日本参加该市的证言集会。就在倪翠萍进行证言讲演时,遭到右翼势力恶意骚扰,他们开来35辆宣传者,围绕集会现场叫嚣“南京大屠杀是世纪谎言”。倪翠萍毫不畏惧,直言真相不容抹杀,“她对集会的日本民众说,我们痛恨和声讨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但日本广大的民众是爱好和平的,我们友好相处,不然打起仗来,受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2001年到美国时,倪翠萍见到了张纯如。后来,纪录片《张纯如》中就有倪翠萍的画面,她以亲身经历向世人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2008年影片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映的那天晚上,倪翠萍在女儿陈金凤陪伴下去观看,回来时说看得很难受,心里很不舒服。也就是从那时起,倪翠萍老人的身体状况突然下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