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铜像原型去世 曾会见张纯如
2011-10-02 14:56:43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为控诉日本法西斯暴行

铜板路上留脚印,愿做塑像原型

纪念馆里,2002年12月落成的“历史证人的脚印”铜板路上,矗立着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铜雕,倪翠萍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名叫彭玉珍,已于2004年12月16日去世)。这座塑像是根据倪翠萍的原型,用一比一的手法制作的,她用右手指着左肩上的枪伤,向每一位海内外观众无言地讲述着自己受害的经历,控诉着日本法西斯的暴行。铜板路上,同样留下了老人的脚印。

如今,铜板路上两位铜雕原型都已不在人世。“那年做铜雕时,纪念馆征求外婆的意见,认为她左肩上的枪伤是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最直接的证据,是一名理想的塑像人选,应该塑像昭示世人。尽管世人多有不愿为生人塑像的禁忌,但外婆说为了控诉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她不管这些忌讳,她说要让世人看到真相。”

朱成山告诉记者,倪翠萍老人是纪念馆第一批认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是第一位向纪念馆提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像的人。“记得那还是在2001年9月11日,我和倪翠萍老人从美国旧金山回国,在飞机上,我问及倪老有没有她父母的遗像?她说好像有。回到南京的第二天,老人就给我送来了她父亲倪恩金的遗像,成为本馆征集到的第一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像。后来,收集遇难者遗像的工作才广泛开展起来。”

朱成山研究员说,倪翠萍老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非常典型和重要的一位,她对纪念馆有深厚的感情,为宣传南京大屠杀历史作了很大的贡献。虽然老人去世了,但是这些年来,纪念馆和社会各界已经搜集了海量的南京大屠杀证人证言,包括录音、录像、文字、图片等等,这一切都有力地提醒着人们,斯人已去,铁证长存。

另一位雕像原型

04年已去世彭玉珍

在“历史的证人”铜板路两端,有两座大屠杀幸存者雕像,两座雕像的原型,一个是昨天去世的倪翠萍,而另一位原型叫彭玉珍。老人已于2004年12月16日去世

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年19岁的彭玉珍在白鹭洲河边,被日军枪击右腿受伤,并致使终身右腿残废。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邓京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