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自学,越学习越快乐
总结这些保安大学生的个人情况会发现,他们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家庭多子女,经济状况也不太好,来到北京后,保安工作的薪水也不是很多,他们的学习起点都不高,如此情况下的求学,也更彰显出他们个人的奋斗与努力。
安士通的岗位在北大西门,每半小时换一次岗,换下岗的半小时里,他都抓紧时间看书学习,加上下班休息时间,他每天可以学习七八个小时。“遇上不会的问题,我就找老师请教,很方便。”年轻的他,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别人看来很苦的事,在他这里一点也不苦。
孟超的本科同学就业的就业,结婚的结婚,他却在北大西侧门站岗看着车来车往,抽出空来就按抄来的课程表去旁听历史系老师的课。“我从小就有上北大的梦想,现在有机会,我一定要争取一下。我觉得年轻的时候有精力,就尽量去做,完成不了,没遗憾,等老了却做不了,才是最大的遗憾。”
对于自己曲折的求学状态,保安大学生陈斌斌说:“人的际遇各有不同,但豪情壮志总在心中。我们生在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兄弟姐妹多,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有梦想,付出努力,也一定会成功。不可否认,我们也会走一些弯路,但谁说这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呢?”
已有两个本科、一个大专、两个资格证书的张国强,37岁却已经谢顶了,用他的话说是用脑过度,他的学习法宝是:“别人用一小时,我用两小时。”不过,最让人费解的是,学业有成的他仍坚守在北大保安队副大队长的岗位上,妻子在京打工。为什么不找一份收入高的职业?“我就是喜欢现在的工作,我觉得这是我的价值所在。人不能只看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保安行业也大有可为,能把我所学的法律知识用在保安工作上,我觉得越干越有劲。”张国强还获得“河南省外出务工优秀青年”称号。
他们是保安,也是学生,他们给我们的启发还有很多。尤其在当下教育被编织成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精致有序的笼子,人们在其中一味追求名校、高分,人的发展似乎只有一条道路可循时,这样一群人对知识的探索,让我们有了另一个思考角度。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