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
架起理论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工作综述
2011-09-24 11:01: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走进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小营路的吴霖家中,便见到历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被整齐地排列在书柜最中间的一层,格外显眼。“这书耐读、管用,放在这里我能随时看见、随手翻阅。”吴霖指着9本书,认真地说。

在南昌市八一广场新华书店、时代图书广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摆放在热点展柜的显眼位置,收银柜台前也设立了图书专架。“这本书在我们店卖得很火,每天都有不少读者前来咨询,现在已经销售了近千本。”八一广场新华书店二楼门市部主管李娜介绍。

9月19日上午,青海省委讲师团来到西宁市北气象巷社区,和社区群众一起座谈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座谈会上,社区群众就教育、物价、医疗等社会热点问题提问,讲师团成员一一解答。北气象巷社区主任石秀玲说,这本书话说百姓事、贴近百姓心,在问题面前不绕开,在矛盾面前不回避,讲到我们心里去了。

发行一个月,销量超过200万册;超过两亿人次的观众热捧一部电视理论专题片。这就是《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和同名电视专题片创造的奇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8月30日在《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编写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怎么看”与“怎么办”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讲成因、又开良方,既摆问题、更指出路,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呈现在人们面前,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

《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已经成为理论大众化的一个品牌。自2003年以来,中宣部理论局连续9年组织编写,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成为干部群众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帮手。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是因为它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和老百姓之间应该是没有距离的。他表示,近年来,《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针对性在不断增强,这也是它越来越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8个热点难点问题。薄薄一本,但足够厚重,它凝聚了编写者的大量心血。

为了编写好《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者在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工作协调会、组织专题研讨、起草书稿初稿、集中修改书稿、广泛征求意见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艰苦努力:为了选题准确,在人民网、新华网公开向网友征集选题,吸纳观点;为了贴近实际,相关人员赴全国各地实地调研,了解民情;为了确保权威,动员多方面力量深入研讨,反复推敲;为了说理透彻,编写者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力求集思广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