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
中国人权事业实现突破性进展
2011-09-09 09: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人权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日联合在北京召开“2011年《人权蓝皮书》发布会”。这本蓝皮书是中国第一部人权蓝皮书,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最全的人权百科全书。

蓝皮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突破性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人权保障状况的政策建议。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在立法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人权保障的法律,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使人权得到了法律的有效保障。

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共制定了近160个法律法规。

除了立法上的突破之外,在人权理论和人权保障的实践上也取得突破。比如理论上提出了“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实践上的突破表现在制定了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

蓝皮书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一年来,中国在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据最新统计,中国已参加27项国际人权条约。

蓝皮书预测,中国将继续稳步推进在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由于人权理念的差异、西方对中国的不了解和偏见、对民族问题性质的不同认识、国内分裂势力和国外反华势力的勾结等因素不是短时间可以完全消除,因此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和一些国家的分歧和斗争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持续。

《人权蓝皮书》有一个专题调研报告,特别指出,在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国家不仅高效率实施了紧急救援和灾后援建,而且成功地在最短的时期内恢复灾区重建并整体达到或超过了灾前的社会发展水平。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我国积累了尊重和保障受灾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生存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妇女权利、儿童权利和少数民族的权利的重要经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段若兰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