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港澳台
香港经济面临三大威胁 施政报告拟推抗衡措施
2011-09-02 14:3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据香港明报报道,面对全球经济形势,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陈家强不讳言,香港经济前景面临出口下跌、金融波动、通胀升温三大威胁,情况令人忧虑,程度虽不及2008年金融海啸,但“整体环境是差的”,港府正研究参照当年抗衡金融海啸措施作防御,亦会研究续发iBond助市民抗通胀,预料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将有对应措施出台。

最新公布的对外贸易统计显示,香港输往美国的出口已连续3个月下跌,陈家强表示,现时香港金融跌、出口跌,只有零售业升,确令港府担心整个经济的支撑力。

他说,香港人也经历过负资产,明白这过程是漫长的,对经济影响确是个大问题。

陈家强强调,暂时未看到外围经济环境如08年金融海啸后般恶劣,但港府会参照当年抗衡金融海啸措施作防御,必要时出招撑住香港经济,“08、09年一仗,特区政府做得好好,当时是一个大危机,但今日的情况好过08年”。但他提醒市民,“做好防范不等于不会跌市”,外围经济环境变差,对香港货品的需求亦会减少,若香港资产亦随之跌价,本土消费意欲亦会受影响。

香港政府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上周五在施政报告传媒咨询会上亦指出,今年有令人担忧的因素,他怕欧美市场突变,碰上香港特区政府明年中换届过渡,他每日清晨起床都盯住欧美市场,尤其关注欧债危机的发展,因欧洲若有银行出事,可能影响到香港的银行、借贷及出口。

另一隐忧是欧美经济疲弱影响香港,因贸易额达到香港本地生产总值440%,一般发达国家不过是百分之几十,所以香港受外围变化影响特别大。他说,施政报告须有攻有守,要有防守性的措施应付风险。

陈家强更说,“今时今日再多了一个问题,就是通胀。”7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升7.9%,是近16年来新高,他承认,通胀持续升温“对市民感觉并不好”,故早前政府推出的iBond,市场反应亦较最初估计时热烈,至于港府会否再推iBond助市场抗通胀,他笑而不答,只说政府会作研究。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段若兰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马继忠从艺五十年山水画展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地税局称现行税制中无“月饼税”
铁道部今年还本付息额超千亿 年度亏损或成定局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