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安郝家巷城中村,居住着许多从外地来西安打工的人,39岁的杨永财就是其中一位。他每天开着自己的电瓶三轮车四处载货,经常从上午6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与其他打工者相比,杨永财的境遇更为艰难,因为他下肢已全部瘫痪。
杨永财是陕西山阳县广梅村人,因为家境困难,很小就出去打工。1993年在陕西铜川的一座小煤窑井下做工时不幸受伤,由于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瘫痪。刚受伤那几年,家人还能照料他,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兄弟姐妹也都接连成家,杨永财觉得在农村生活、出行都有种种不便,便来到西安。
当时受伤后,杨永财所在的煤矿只给了他1万元赔偿,十几年了赔偿款早已用完。根据一级伤残的鉴定,他被列为五保对象,但是每年最多能领到2000元左右。为了不拖累家人,他开过食品店,打过零工。几个月前,他向亲戚借3000元钱买了辆电瓶三轮车,身体好的时候出去拉货赚钱,最多时一天能赚个六七十块。
现在,杨永财和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涂玉霞一家住邻居,每天早上妹妹6点出门去市场卖服装,为了不耽误妹妹上班,杨永财4点多就起床洗漱穿衣,让妹妹帮忙把三轮车推出门。因为不是天天出车都能有收入,为了省钱,他总是买便宜的饭菜,自己带水喝,因为没赚钱舍不得吃饭还曾晕倒过。
18年瘫痪的生活,让杨永财有了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极其乐观的态度。虽然他生活困难,身体残疾,但他并不愿接受别人施舍,杨永财总说:“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天天在家坐着躺着哪有脸面见人,我还年轻,我要靠自己双手吃饭。”对于好心人的帮助,他会铭记在心。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捐献遗体,算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新华社记者刘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