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深度解读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怎么解决住房问题?
2011-08-17 11:25:53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政策传真

“新国八条”出硬招、实招强力调控房地产市场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合理确定本地房价控制目标;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增加公租房供应;

◎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个人购房不足5年转手,按销售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

◎强化差别化信贷政策,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增加土地有效供应,2011年商品房供地原则上不低于前两年年均供应量;

◎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主要城市要从严制定和执行限购措施;

◎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

◎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

短短一年, 出台如此密集的调控政策确实罕见, 且力度不断加大、频频加码:二套房首付比例从40%提高到50%,再到60%;从提出可视情况采取住房限购措施,到明确部分城市必须限购,再到严格限购数量;从大幅提高三套房贷款门槛,到暂停发放三套房贷款……可谓“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各地也根据中央精神,出台具体调控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如此强力的调控,成效到底如何呢?应该说,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

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4月份曾达到12.8%的高点,此后逐月下降,年末回落到6.4%。2011年以来,房价环比下降和涨幅回落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6月份北京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下降7%。

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抑制。由于信贷“口袋”不断收紧、许多城市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等原因,投机投资性购房空间被压缩,相当一部分炒房资金撤离房地产市场,限购城市外地居民购房比重下降明显,自住性购房比例增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住建部门澄清:房产证配偶“加名”不收税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