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不但没有耽误工作、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提振了人们的精气神,促进了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唱红歌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它影没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经济发展?
何事忠:重庆“唱红歌”的重点人群是离退休老同志和大中小学学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唱红歌,一般都是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极少占用工作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们把“唱红歌”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例如,围绕“打黑除恶”,创作传唱的是《平安之歌》;围绕建设“森林重庆”,创作传唱的是《森林重庆之歌》、《森林长江》;围绕党的建设,创作传唱的是《小康路上一起走》、《创先争优之歌》,力求使“唱红”倡导的价值观念与具体实践不脱节、不反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吸引力。
事实上,重庆“唱红”不仅没有耽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反而激发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优化了发展环境,推动了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以来,重庆的GDP年均增速超过15%,2010年高达17.1%;财政收入2010年增幅更是达到49.4%。今年一季度,重庆GDP增幅达16.3%,高出全国水平6.6个百分点,与去年一样居全国第3位,西部第2位。2010年,全年累计新签外商投资项目232项,同比增长44.1%;外商投资实际到位63.44亿美元,增长58.0%,增速名列全国各省区市前茅。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来渝考察后感慨:“重庆广大市民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鼓舞了城市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称赞“唱读讲传”是个很不错的创意,让人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历史与传统。老年人、青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也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共同点。他说:“我还了解到,重庆的‘唱读讲传’活动内涵十分丰富,既有中国革命领袖的著作,还有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来自欧美的伟大人物的警世格言。所有这些,无疑都是了不起的进步。”英国政府亚洲特别工作组查尔斯·鲍威尔主席来渝访问后说:“重庆市民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传承民族文化,增强了自豪感,提振了精气神,我很想学习几首红歌,感受唱红歌带来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