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卷宽容度越来越松
(★点评人:王立根;福州一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王兆芳)
“我的小孩作文写的是不支持袁隆平的梦想,这样会不会被判为偏题,得低分啊?”昨日有家长担心地对记者说。
对此,王立根说,大可不必过多担心。只要没有另起炉灶,完全扔掉材料,只要作文能够涉及材料,依现在改卷的宽松程度来讲,应该都不会被判偏题。比如说材料里的“呼吸新鲜空气”,如果考生写到自然,我认为都不应该被判偏题。
王兆芳也认为,现在的高考改卷,整体来说是越来越宽松,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不应该被判偏题。“我个人的期待是,评卷时,阅卷组能够将尽量多的观点列出来,考虑更多的情况,因为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果在审题这一关就让学生没机会,这就偏离了考试的初衷,审题并不能看出学生的能力大小。”当然,改卷太宽又容易引出一个话题,就是考生容易套题。这个度需要一定的办法来把握。
要有思考有感情,应试技巧可临时训练
(★点评人:王立根、王兆芳,闽派作家陈希我)
许多高一、高二的家长希望老师们能提一些好的建议,提高孩子们的高考作文水平。
王立根认为,不管是写作文,发表文章,还是书信往来,需要表现出有思想、有感情、有文采,原生态,不要抄来抄去。有思想高度,有真情实感,加上一点文采,从这几方面去注重加强,不管什么样的高考作文题目都不用担心。此外,学生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高考作文的应试技巧和写作规范,这点来说,高考前一个月进行就已足够。
王兆芳则认为,不管高考作文怎么变,不变的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建议现在的非应届生要有非常广泛的读和写,平时尽量去涉及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章,到高三下学期就要开始用一定的时间来熟悉应试作文的技巧,并进行一定的训练,这就可以了。
陈希我说,高考就是让中学生变成大学生,专业性越来越强了,中学生到了大学就要培养大人的思维,所以在理性、思辨方面要更重要,不管到了大学读什么专业,但至少你要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东南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