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专项规划》出台,全省有望市市有快铁、县县通高速、设区市有机场.
■厦泉两大轨道交通系统将有效衔接,形成厦漳泉大都市区。
本报讯(驻榕记者张小燕)到2015年,福建有望县县通高速、市市有快铁,各设区市逐步有机场。昨日,记者了解到,省政府已印发《福建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福建力争五年累计投资突破 6000亿元,到 2015 年基本建成以大型海、空港和综合运输枢纽为依托,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的“两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形成连接长三角与珠三角、拓展中西部腹地和服务两岸交流合作的便捷交通走廊。
关键词 港口
厦门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目标:全面完成厦门、福州、湄洲湾三大港整合,形成富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努力将厦门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
厦门港的发展,将充分发挥厦门集装箱干线港、保税港区和特区政策优势,把厦门港建成集装箱运输为主、散杂货运输为辅,客货并举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
关键词 铁路
全省各设区市通快铁
目标:基本建成“三纵六横九环”铁路网主框架,形成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大运力快捷运输通道,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 5000 公里,进出省通道增至10个以上,实现各设区市通快铁,铁路覆盖90%以上县市。
具体说,2012 年建成龙厦、厦深、向莆 3 条快速铁路,2015 年,基本建成京福高铁、赣龙新建双线、漳州港尾、南三龙、福州至平潭等铁路,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5000公里,进出省通道增至1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