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图片
核心提示
日前,中纪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施泽华表示,“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南勇、杨一民、谢亚龙等人的案件即将进入公诉阶段”,但“中国足球乃至整个中国体坛的反腐还是一项长期和常态化的工作”。
吹“黑哨”图啥?为什么有人敢肆无忌惮吹“黑哨”?近日,记者在某看守所采访了张建强、陆俊、黄俊杰、周伟新等曾经的足坛风云人物。
陆俊:“高明”得让人难察觉
“主要是在态度上、严厉程度上,尽可能让申花队员感觉比较舒服”
陆俊,曾经的甲A“金哨”,中国大陆唯一执法过世界杯、奥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裁判。
就是这样一位光环缠身的人,却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黑哨”。难怪有人戏称,“金哨”吹出的“黑哨”就是不一般,让人很难挑出毛病。
2003年11月9日,上海虹口8万人体育场。中国足球甲A联赛正在上演一场同城大战,对阵双方是上海申花和上海国际。
之前的三次同城德比,上海申花一场未胜。此时,积45分的上海国际和积43分的上海申花分列联赛积分榜的前两位,比赛仅剩下四轮,双方都为夺得联赛冠军铆足了劲。
然而,赛前的一场交易,却让这场关键之战变了味。赛前两三天,时任足协女子部主任的张建强,在办公室交代本场比赛的主裁判陆俊:给上海申花一些“关照”,如果申花胜利,会有所“表示”。
与张建强相识20多年的陆俊,当即就对这位老校友的意思心领神会,立即答应:“行,我知道了。”
比赛在众目睽睽下进行,有电视转播,还有慢镜头播放,裁判不可能明目张胆。陆俊说,他“主要是在态度上、严厉程度上,尽可能让申花队员感觉比较舒服,在感情上予以照顾。”
“如果申花球员犯规动作比较大,我会提示一下,要是其他队的队员我可以不管,他就会越踢动作越大,我该罚就罚了。”陆俊说。
比赛进行到60多分钟,刚被换上场的上海国际队球员沈晗因一个较明显的犯规,被陆俊直接出示红牌罚下,这让本就比分落后的上海国际队雪上加霜。最终,上海申花以4∶1的悬殊比分战胜对方,不但如愿赢得德比之战,并且在积分榜上反超对方,跻身榜首。
“大约一两周后,申花方面派人把钱送到我办公室,我打电话给陆俊,两个人在我办公室把钱分了,每人35万。”习惯了“帮熟人忙”的张建强说,“当时没想会给这么多钱,但一想是皆大欢喜的事情,顺势就把钱收了。”
据了解,俱乐部给裁判的好处五花八门,如给钱、请吃饭、洗桑拿、买物品等,但大多数是直接给现金。比较重要的赛事,如夺冠、保级等钱会多一些;一般的比赛,裁判界内部有一个潜规则,主裁8万、边裁4万,有的是主裁4万、边裁给2万,根据赛事的重要性而定。